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0(2 / 2)

加入书签

鉴于每回看了亲爹的笑话后吃亏的总是他,权当作听不见的低下头,不断地在心中默念,他什么都听不见,听不见!

“五娘虽小,心智不小,你且当她成人。虽不宜多过问五娘的事,五娘若有需要你搭手的地方,你得帮忙。”卢氏这么一开口,萧讯也点点头,“到现五娘也不开口说需要我们帮忙的事儿......”

“该你去说,不是等五娘跟你开口。离开京城,五娘如何得知你是否平复心情,又怎知你愿不愿意屈居于她手下帮忙?”

当晚辈的人把所有事情揽了就算了,要是还敢任意使唤大伯,就不怕再惹事端?

萧讯一听立刻明白了,卢氏在点拨他。

当侄女的总是要记住他这个当大伯的,就算有事要帮忙,也不敢随随便便开口。

“我这就去寻五娘。”萧讯也意识到,自从离京以来,他这个当伯父的看着萧宁做事,只会拧紧眉头担忧萧宁,倒是忘记了,虽然不能完全接手萧宁的事,还是能打打下手的。

一看萧讯完全没有压力要去见萧宁,讨事儿做。不管是萧钤还是卢氏,全松了一口气。

家中和睦才是家族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之道。倘若骨肉相争,你死我活,谁都容不下谁,简直就是要命。

萧宁听完萧讯的意思时,马上明白,萧讯这是整理好思绪心情了,终于想起来帮萧宁一把了。

“流民数千,统计的事就交给伯父了。”萧宁手里的确有需要萧讯的事。

像这种文书类的工作,京城里的人,尤其是有廷尉这个当爹的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萧讯定然是信手拈来。

萧宁正为难着到底该让谁去做这件事的好,毕竟登记造册,有些东西也不能让外人瞧见。

本来萧宁脑海一闪而过的第一人选是萧评,只是萧评虽然在路上,一直忙着修字典、词典的事儿,要是再把这些俗务丢到他手里,未必见得萧评能忙得过来。

家里的伯父兄长们,萧宁也过了个遍,然而就像卢氏说的那样,当晚辈的在没有长辈松口的情况下,让她去使唤长辈,萧宁的确得考虑考虑后果。

好在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萧讯毛遂自荐,萧宁立刻把事情交到萧讯手上。

萧讯也不多说,立刻办起事来。

有了萧讯出面,萧宁其他的伯父也都开始跟萧宁讨差事,谁也不乐意一路上闲得发慌,无事可做,能帮侄女一把就帮侄女一把。

这样一来,萧宁也不客气,安排一群伯父们各司其职,管粮管人,管武器。

这种事情对于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人来说,都是能够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事。

萧宁也终于能从这许多事务中脱身,开始考虑该怎么样带更多的粮食回去。

朝廷现在乱成这般模样,指望以后京城能够如期的将粮草送达,那是痴人说梦。

要知道之前雍州的情况那是,萧谌有个当亲爹的廷尉以及当舅的御史大夫在京城里。就这样,雍州的粮草也一向短缺,更别说武器方面了。

为了解决这个情况,萧宁也给萧谌出了不少主意,以后,京城指望不上,在真正天下大乱前,萧宁觉得,京城里的粮食能多抠一点就该多抠一点,他们不拿也只是便宜了别人。

小皇帝死了,新帝继位还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秉性,朝中随着徐州军进入京城,曹根都已经把韩靖赶出京城了,往后的京城定然是由他一手遮天。

萧宁既然跟曹根有过一回照面,也知道这一位草根出身的人不简单。萧宁在他的眼中看到了疯狂的火苗,似乎想要将一切都焚烧殆尽。

萧宁坚信,韩靖被赶出京城,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

“小娘子,京城传来急报。”萧宁进了一趟京城,深刻的意识到消息灵通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