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1 / 2)

加入书签

腰,穿多了显得臃肿。

为了好看,几人戏服里边都没穿棉衣。

等候在后台时,风红缨除了冷之外,还有点缺氧。

小信看出了不对劲,赶忙给风红缨送来了氧气瓶。

候场的时间并没有很久,小信等人将热气腾腾的饺子连锅一起搬到简陋的平房时,团长冲风红缨挥了挥手。

下一秒,食堂响起一声声激昂的唢呐声。

唢呐一出手,其他靠边走。

耳熟的家乡乐器在周围响起来,军人齐齐放下筷子张望。

哨所布有边防警察,一般人进不来,能进来得肯定是同胞。

思及此,几个年轻的兵蛋子乐开了花。

今天是祖国的新年,这种欢喜的时刻听到唢呐声,难道有同胞来哨所给他们送欢喜来了?

几个兵蛋子开心地站了起来。

祖国派人送温暖的事时常发生,但鲜少会来这地方。

不是没人愿意来,而是他们休息的时间短,根本无暇去招待国内来送温暖的人。

“谁?”

“出来呀?”

千呼万唤中,风红缨缓步走了出来。

乍然看到盛装打扮的风红缨,刚还一个劲喊着让人出来的兵蛋子一下红了脸。

他们已经有两年没和女孩子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了。

小信不算,小信是他们所有新兵的姐姐。

风红缨一出场,京二胡,锣鼓纷纷上台。

不大的食堂内,看热闹的军人们自发的在风红缨等人的外边围成一个圈。

风红缨挥动衣袖,悠悠唱开。

在国内,京剧的传唱度也许并不高,但对远在边疆的军人们而言,这是他们在山里巡逻的唯一消遣。

曾经为此还闹出过新闻。

有人笑话当兵回来的同学过得老土,哈哈大笑指责同学连时下流行的歌啊,口头禅啊都不懂。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一度惊动了国家高层报社,国家日报严厉批评了这群学生。

在外执行任务,他们日日摸的不是虚度光阴的电子玩物,是木仓,是弹药,是来自敌方的威胁……

他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戒备,压根就没空去唱所谓的潮流歌曲。

保家卫国时,他们唱得要么是铿锵有力的军歌,要么就是戏曲。

无他,戏曲是从首长那听来的。

老一辈的首长就好这个。 w?a?n?g?阯?发?B?u?y?e?í????????é?n?Ⅱ??????5????????

久而久之,唱京剧竟然成了边防军的传统。

-

艺术团来哨所之前做过功课,知道大家喜欢听什么戏,所以才特意借了戏服过来。

唱到半截,以往从没出现过的场面出现了。

偌大的食堂内,百来个小伙齐声帮唱,字字在调,字字有力。

一曲毕,风红缨赶紧将戏服换了下来。

确定没损坏后,风红缨这才穿上自己的棉服。

外头还在唱,兵蛋子们见到卸了妆的风红缨,立马让出一个位置。

“女同志,你坐这。”

“快快快,吃饺子——”

“辛苦了辛苦了,大老远上山一趟。”

在不知道风红缨姓甚名谁的情况下,大伙更喜欢质朴的喊同志,而不是小姐。

饺子不能煮很久,艺术团的人为部队唱了几场戏后,几个班长热情的将团长等人拉到桌子上吃饺子。

他们这些硬汉则站到正中唱了起来。

没了专业的人起头,汉子们不太行了,东唱一句,西唱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