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5(1 / 2)

加入书签

十几辆马车出了城。

结果一出城,正好遇到风尘仆仆回京的赵棣。

赵棣这一走就是一个月,莫少珩也只在每次大朝会上听到赵棣的一些消息。

应该是吃了一些苦,从赵棣身上直接能看到一些风吹日晒的痕迹。

这下好了,将赵棣也叫上,所有参股的股东也全了。

路上,莫少珩跑去赵棣的马车,“运河修得可顺利?”

赵棣点了点头。

工地上,主要由工部的匠师负责,他要做的也是让人管理着,调和匠师,官吏,工人,别闹出什么事来。

现在难民有了工作,有了饭吃,又有帐篷住,也算安分,只要别闹出什么酷吏鞭打工人的事情来,运河就能一步一步的修好。

现在想一想,他们北凉竟然要有一条运河了,还有些不可思议。

莫少珩又问了两句,“我给你的咸鱼,吃完了么?”

赵棣点点头,在工地上,吃食都清淡得很。

那些咸鱼倒成了好东西。

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

而车外,知南和知北有些焦急,两人就这么呆在马车里,可别小别胜新婚。

还好没多久,穿得跟孔雀开屏一样的赵焰秋跑了过来。

这家伙一身的花纹锦袍,腰间挂着白玉和长剑,颇有些风姿。

赵焰秋:“你那些学生又在闹事了,非说别人种的粟不好。”

莫少珩:“……”

现在正是粮食收割的时节,一路上都能看到百姓将地里的粟米割成一捆一捆的。

赵景澄等学生也学着老农的样子,将粟放在手心一搓,搓出颗粒来,边看边放在嘴里爵。

有模有样的。

这样也就罢了,一群世家少爷,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但他们边爵别人的粟还边说别人没种好。

“肉都不够饱满,吃在嘴里没货,全是壳。”

“啧啧,去了壳都没剩下什么了。”

这不是当面埋汰人吗?

莫少珩赶紧去将一个个学生赶回马车。

今日的天气不热,甚至还有点微风。

十几辆马车排成一条线,一路上嘻嘻哈哈的,倒也有些乐趣。

赵景澄等人时不时要来问莫少珩一声,“我们的猪出什么问题了?”

莫少珩没有看到情况,哪里知道啊。

草原离凉京也就半天的路程。

等到了的时候,眼前的一幕,和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

帐篷围成的营地连成了一片,能看出明显的生活气息。

远处,围栏围起来的棚圈也排了好远,棚圈上也盖上了遮风挡雨的木板。

现在营地里面没什么人,棚圈里面也没有牲畜,应该被放牧出去了。

负责这里的管事迎了上来。

莫少珩直接问道,“出了什么问题?”

管事张了张嘴,“我也说不清,世子还是亲自看看。”

莫少珩“哦”了一声,这倒是有趣了。

带着人向营地外的草原走去。

为了保证营地的清洁,是不让牲畜靠近这里的。

也没走一盏茶的时间,眼前,才是草原上最大的改变。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í????ü???ε?n??????????5??????????则?为?屾?寨?站?点

赵景澄等学生,嘴巴张得都合不拢。

哪怕赵棣赵焰火秋也是心里一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