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1 / 2)
半个月后,这一波风潮终于过去了,宁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住上新居的人家美滋滋的,而第二批的人望眼欲穿,原先死活不愿意的人一窝蜂般跑去签协议了。
这么好的房子谁不想住?不就是贵吗?
实在不行,就拖个两三年还清,这是允许的。
这样一来,所有的村民都签了协议,村干部们笑开了花。
这样才好,一起住新房子,一起共同富裕奔小康。
甜菜进入成熟期了,宁嫣天天盯着,采摘早了晚了都不好,时机必须掐的恰到好处。
正忙着呢,芳姐找了过来,“小宁,我们接到通知,所有的知青去县里学习。”
宁嫣愣了一下,“什么学习?”
芳姐也是一头雾水中,“我也不清楚,反正是命令,每一个知青必须到场,否则后果自负。”
宁嫣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怎么听着不对味呢?还能强迫别人学习?
还后果自负,不知道的还以为土匪呢。
她的感觉很不好,本能的不喜欢,“什么时候?”
“明天。”芳姐倒是没有多想,有些人就喜欢搞形式主义。
宁嫣的眼睛微微眯起,“行,那就一起去。”
70. 第 70 章 事发
知青办, 是管理知青的部门,权利相当大,说一不二。
将来回城时更是掌握着每一个知青的生杀大权,能不能回城, 就看知青办给不给你开证明。
宁嫣来黑省时第一时间到知青办报道, 当时人山人海, 她只记得大热天的挤在一起,那味道让人受不了。
宁嫣一大早就被叫醒,得在九点前赶到。
勤丰大队到县城要三个多小时, 交通不方便,兜兜转转的坐车, 大队到公社也没有直通的公交车,要么靠腿走路, 要么坐牛车。
拖拉机也不是他们想坐就能坐的, 全大队就一台拖拉机, 得优先考虑农活。
勤丰大队的知青有36个呢,他们去求村支书, 村支书同意用大卡车送他们过去。
“宁嫣, 快上来。”
宁嫣爬上卡车, 懒洋洋的跟大家打招呼,“都来了啊。”
大家都盘腿坐在车厢里,看到她上来挪了挪身体, 让给她一个位置。
宁嫣坐在芳姐和程海棠中间, 坐定后打了个呵欠, 脑袋靠在厢板上,闭目养神。
芳姐忍不住问道,“没睡好吗?”
“嗯, 昨晚整理档案忘了时间。”宁嫣又打了一个呵欠,糖厂刚开张,千头万绪,她是忙的团团转。
新员工的培训工作、机器的调试、人事方面,卫生问题,新厂的规章制度,都是她在抓。
她下了班还不能休息。
她觉得这工作强度应该拿两份工资,是不是该跟村支书他们说说?
大家看着她困倦的模样,心情挺复杂的。
同样是知青,他们还苦苦挣扎在田间,她已经身兼数任,奔波于各个地方,话语权越来越大,已经跟他们拉开了距离。
她不仅是总监办公室主任,还兼了糖厂厂长一职,搞的是有声有色。
“听说糖厂招了80人?”
宁嫣微微点头,“对,将分成七个车间,提了七个人上来当小组长,后勤1人,人事1人,生产1人。”
提上来的也是军嫂,用军嫂管理军嫂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