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1 / 1)
想着晚上微信问问林炎其这人性格如何。 纪成和严清都是男演员,年纪差不多,一个25,一个28,都是事业上升期,来参加节目大概率是刷一波脸的,能把自己的资源往上提一提。 前者走的冷酷风,后者大抵是温柔型,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攻击性,大抵是好相处的。 女生这边除了苏瑶之外,还有两位便是艾琪琪和夏露云了。 一个是可可爱爱,脸颊有点婴儿肥的小萝莉。 一个是身材火爆的短发御姐。 每个人的性格、型号都撞不上。 当然。 最令苏瑶满意的是好歹这个综艺不搞她了,真就没有一个苏瑶原来的劲敌,简直让人开心到转圈圈。 微微将几人初次见面印象留在心底,苏瑶作为最后一个来的,自然是没看到他们之前的背采画面,想着他们这般不着急的模样,不由得认真问道:“资料上的全都是假的吧?你们在家应该也有下厨的,对不对?” 其他人:“……” 你这问题,简直是灵魂发问。 而他们。 是真的不会啊!
第114章
面对一群厨艺小白, 饶是苏瑶雄心壮志,这会儿也在队友们的一问三不知下明白了什么叫做人生艰难。 几个人在厅里面大眼对小眼,没有丝毫对策。 至于苏瑶么。 之前的那番话说的很明白, 摆明了想带认识的厨师,纪成率先揭开那层透明的纱帘,很直白的说道:“你来之前, 我们有讨论过做菜的问题, 如果时间够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去学几道菜。” “节目快开始录了, 你心底应该有准备好的几道菜单吧?” 就跟考试一样。 临时抱佛脚,再押一押题,说不定还真有奇效呢。 其他人也是这么个念头, 表示赞同。 但同样,问题也是卡在这,苏瑶想着节目组给的几张照片, 苦笑道:“倒不是我推辞, 而是能做的菜太多了, 现在是咱们不知道地址在哪里。每个地域有每个地域的风格特色,主打什么味道, 专门做哪些菜我现在心里也没数。” 其他人:“……” 这你就过分了啊。 我们一个菜都不会, 你丫竟然是因为会做的菜太多而无法抉择? 人比人气死人。 厅里面众人被冷水从头淋到脚,也没了之前的热情, 忐忑的说话, 苏瑶对这次经历显然是抱有不一样的期待值, 但看着同事们焉嗒嗒,也有些不好意思。 最后。 她放平了心态,凑过头说:“不过新手的话, 可以自己在家练练家常菜的,你们都是哪里人啊,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菜色么。” 聊别的,还真聊不到一块。 聊家乡特色美食,那就聊嗨了,天南地北几乎都聊了过去,苏瑶侧耳倾听,脑海里也构建了无数个菜谱,辣的,鲜的,甜的,酸的…… 现在就等着节目组商量过后给出的最新规则和地点了。 不多时。 几人等待许久的黄导推门而入,严肃着说:“经过节目组上下全员的讨论,我们一致决定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我们掌握经营决策权,在此期间你们遇到的所有困难都会由节目组想办法解决。第二种则是你们自己掌握经营决策权。” “对应的,我们节目组不会给予任何的帮助。” 消息一出,全员面面相觑,内心思考经营决策权究竟要不要。 艾琪琪和陶冬乐应该是队伍里年纪小,心态也较弱的那种,基本上没多犹豫,就赞同第一种,比较依赖节目组的工作人员。 苏瑶见状不妙,立即表态道:“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的经营模式,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且还有更多一些的可操作空间。” 事实证明,录综艺真的不能太跟着节目组的剧本走。 吃过大亏的苏瑶宁愿不要这个‘帮助’,都觉得凭自己的实力要好的多。 两种方案摆在面前。 其他三人顿时犹豫了,可最后都还是不约而同的选了第一种,最后也只是对苏瑶笑笑,“抱歉,我们还是觉得节目组给的方案或许会更稳妥点。” “没关系。” 苏瑶脸上微微笑着,心里也是有点失落。 黄钰雯看着几人隐隐排挤的态度完全明白每个人心里的小九九,随后痛快的拿出餐厅资料交给每一个人,离去前还不忘说道:“期间你们有一次反悔的机会,靠节目组,还是靠自己端看你们后期的选择了。” 所以这就是有希望? 苏瑶眼睛顿时亮了,暗暗的搓搓爪。 至于其他人么。 神情不一,脸上始终悬挂着一张面具。 …… 看得出来《一家餐馆》这档综艺野心挺大。 在如今国内开拍的几档综艺里,它大手笔的挑了各国美食云集的英国伦敦作为了目的地,其位置坐标正是在泰晤士河边。 旁的不说。 就这个选址。 难怪餐厅的装修风格都以华丽为主,且中间提供那么大一架钢琴了,乍一看到地址,苏瑶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心脏都快从胸腔里蹦出去。 但录还是得继续录。 苏瑶扛着压力,一天之内就把自己会做的菜几乎做了个全汇总,发到了群里,询问他们的意见,顺便叮嘱他们在家学几道家常菜。 手机往床上一丢。 苏瑶开始收拾起接下来一个月的衣服。 翟静知道她隔天就要走,买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堆过来,不放心的说:“那边冷,你身体又弱,多带几个羽绒服过去,还有眼罩,加湿器这些东西,都不能忘……” 儿行千里母担忧。 翟静看着一个行李箱装不下,又跑去拎了个箱子往里头塞。 苏瑶连忙抱住她的手臂,撒娇道:“妈妈,比起操心这个,你还不如告诉我在伦敦怎么才能经营好一家餐厅呢。”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 苏瑶知道父母可不是什么平平无奇的手艺人,近几年没少去其他国家交流美食文化,姜还是老的辣,她以前只有作为顾客的一些探店经历。 开店么。 还真是头一遭,自然要问有经验的了。 “说起来我还真担心你在那边会吃挂落。”翟静抚着女儿的头发,担忧道: “那边的口味上以清淡,简洁为主。” “中餐要在那边立足,少不了要融入些当地特色,过去别急着定菜单,先摸清楚隔壁餐厅的主打菜和口味,然后再对症下药,妈妈这里……” 相对的经验翟静说的很详细,苏瑶听的很认真,将那些事项全部记下,结合苏昌文这两天填鸭式的教育,苏瑶脑子里也有一条完整的线路逐渐形成。 翟静看着女儿乖乖巧巧的,没由得问:“瑶瑶有想过招牌菜吗?” 苏瑶道:“我打算把青梅仔排作为招牌菜之一,妈妈你觉得如何?” 招牌菜这个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