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1 / 2)

加入书签

小孩。”

杨逢不知应该作何感想,他其实没有做过小孩。

沈彻说:“你想想,在我眼里你是个孩子,却要把你留在这。”

杨逢情不自禁与他亲吻,他也不想让他走,只是没想到他自己也这么不想走。

他不放开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开了,与他做了一次又一次。

如果这一走就是两年不见,他们也只能这样满足对方了。

直到后半夜,沈彻拍着他的肩膀说睡吧,“要么先不走了,过些天等到最后再走。”

杨逢说:“可是……杨之有还等着你呢。”

“让他等着吧,这就由不得他了,”沈彻说,“他也应该拿出这点诚意。”

于是第二天去跟杨之有说了,杨之有说:“行啊,也行……我正好想在玉门做几单生意。”

他在玉门的客商之中买进卖出,又跑到瓜州去验货,脱手就赚了上千两,带着一车的兽角和药材满载归来。

杨逢叹服了,这可真是个生意人。

沈彻说,他不止是生意人,他还有野心。在他眼中世间事事都是生意,涉足朝中事他也跃跃欲试,他的野心还有很大。如果他生在京城,那他早就是权臣了;但他生在乐川,一个偏安之地,让他现在才冒出头来。

杨逢细想,自己和大哥生在京城,却都是没有野心的,只是时也命也的被推着往前走。不过现如今他们互相有了照应,纵使命运不可预知也不觉得迷茫了。

他去跟杨之有说,玉门城中还有归顺的突厥人来做生意,明天就开市,他能从中赚得更多。

他希望他多赚一点,回去以后也和大哥好好合作。

剩下的日子里,沈彻还有一事不决,那就是姜度仍然不肯回京,没有回心转意,终究要留在玉门。沈彻一筹莫展,杨逢也在旁边,拿不准该劝谁。

这时杨之有看见了,过来说了一句:“姜校尉想不想去乐川呀,去乐川跟着沈先生……听说姜校尉家人还在业京,那不如,我出银两帮你把家迁过去,只要你们不嫌弃……”

沈彻一听就觉得可行,问姜度:“你想去吗?”

姜度心意也松动了,说:“那就,听你们安排。”

于是此事就也这样定下来了。

到十一月,玉门再次下雪。这次风雪来得猛烈,提前一晚就听北风呼啸,雪花卷在风中奔袭而来,来到城中肆虐了一整晚。

第二天风雪暂停,但是一夜之间冷得不像话,有水的地方都结着冰,天色也是阴沉的,恐怕雪还要下。

好在乐川军已经分批离开了,走快一点应该赶不上风雪。沈彻和杨之有则还没有上路。

杨逢与他们说:“该走了……最好今天,现在就走。”

那两人也同意,回去打点行李做好了准备。

过了晌午,雪又飘起来,寒风微微吹着,路上积雪已过马蹄。

上路的人无不多穿了衣裳,棉帽子棉靴子裹得严严实实。姜度带一队人跟在沈彻后面,这是回乐川的最后一队人了。

杨逢骑着马,打算送他们出城,能送多远就送多远,可是这时又有属下来报,一个部落的突厥人归降到瓜州,一定要见他。

杨逢说:“非要见我吗……算了,我等等再去。”

沈彻却挥手道:“去吧,不用送我们了。”

杨之有也在挥手。姜度也向他挥着手。

杨逢一直望着他大哥,一直望着……直到最后他向他们一行人道别:山高水远,一路平安。一路平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