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2 / 2)

加入书签

乔妹儿就摇头:“本也没什么交情,上次是看在太子的份儿上,咱家送一份奠仪表心意便够了。”

多的,人家也不认识咱。

果然,没多会儿,腊八又擦着额头上的汗跑了过来:“送与门房处了,是二管家出来的,我也没多留。”

众人也只唏嘘了一番,而后照样各忙各的。

各人有各人的苦楚,乔妹儿心里记着人家当初的那份情,这几日倒是没有琢磨什么新花样,照着往常就是。

等进了八月,到了立秋那日,就又要顺着节令给食材换一换了。

立秋日,吃西瓜。

据说有个说法,就是立秋之后早晚温差较大,吃凉的会影响肠胃,所以立秋这日吃一吃西瓜,算是将接下来对这些凉果之类的馋给解了。

对其他人来说是解了,可对于乔妹儿这种天气一热就喜欢将西瓜一劈两半,然后坐在小杌子上抱着西瓜用勺子舀的人来说,每一个西瓜只让她吃两片太痛苦了!

更过分的是,腊八块头大,每日午后最热的时候,他一人就能抱着一半西瓜稀里糊涂的啃,其他人分吃一半也就够了,女子总不好吃太多寒凉的东西。

而乔妹儿,就只能可怜巴巴的拿着她的两片西瓜,每片也就小拇指的宽度,咬一口,再眼馋的盯着腊八瞧一眼。

后者压根就免疫了她的目光,端是一副心狠的模样,连阿月要多吃一片他都不许,说是怕吃坏了肚子。

许巧娘吃过之后洗了手,赔笑:“嫂嫂你忍一忍嘛,这个吃多了不好!”

那我当然是知道吃多了不好的,乔妹儿点点头,“没事儿,你们吃罢,我不馋。”

真的,她一点都不馋。

说着,这个不馋的人将手中的西瓜吃完,又恶狠狠的瞪了院子里棚下纳凉的几人一眼,然后钻进厨房,端出大半碗的干红枣,用井水洗了,又拿剪刀将肉剪下来,扔掉核,枣肉放在碗里。

然后取了糯米粉与红枣拌上,又叫蒋大郎跑一趟隔壁街上那家养羊的,买了一桶羊奶过来,连锅都不用开,直接用小炉子舀了一碗羊奶热了,再加一些杏仁等物将羊奶当中的腥气去除。

紧接着,羊奶倒入碗中与糯米粉、红枣拌匀,再团成小球放在小蒸笼上,喊了蒋大娘过来烧水,水开上锅蒸,之后粉糯糯、亮晶晶的红枣糯米团便就这么轻易得了。

咬上一口,红枣的清新香甜与糯米粉混合,再加上淡淡的奶香气,滋味别提多好了!

糯唧唧的,连糖都不用加,极适合她这个嘴馋又不能多吃糖的孕妇!

许巧娘见这个也不难,便问了:“这个我也来做,正好可以做午食的点心用。”

一点都不需要费心神,只需要搅拌好后团成团就行了。

乔妹儿干脆也没起身,就这么坐着用小炉子热羊奶,“不用你,我自己慢慢拌着就是了。”

这玩意儿还挺打发时间的。

就是吧,这么连做带吃的,午食的时候她都已经饱了。

当然,为了营养均衡,乔妹儿中午的时候还是用了小半碗米饭,又吃了些蔬菜,走了两圈之后,便去后院的小厢房中躺着歇会儿。

-

一觉睡醒,又到了半下午。

干饭人的历程永远不会疲倦,这不,下午起来之后,她觉得肚子又跟被清空似的。

好在下午临近傍晚这个时间点已经凉快了许多,不会叫她觉得没热死在夏天,反而热死在了秋老虎当中。

所以吧,天气一凉,胃口就上来了。

可这猪吃多了,也怪对不起猪的,即便想吃排骨,乔妹儿也压下了这个念头,打算忍一忍。

这不,起来之后喝了两杯温水,又见许巧娘在一旁的榻上睡着,她轻手轻脚的出了厢房,带上了门。

待去了外头,喊了蒋大郎,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