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 / 2)

加入书签

另说,不为难父母,也不为难自己。

岑女士遂才起身离开屋中,回头看她时,她又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

岑女士其实心中感触,就算阿骄是女儿身,也不比朝中旁的官员差,她能做到宰相之位,除了天子信任,她又聪慧,更重要的是她比旁人都拼。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她是把旁人花在别处的时间,都一门心思扑在朝堂上……

等确认岑女士的脚步声离远了,许骄才松了口气,将早前几页废纸挪开,目光重新落在桌案上的梁城水利图上。

爹早前官至工部侍郎。她从小就在爹的书房里打转,不说这些设计图认识她,她就是看也看多了,耳濡目染了。有时候还会帮爹一起画图,是真的画,因为她知晓比例尺概念,也知晓同等缩短延长,标识也学得快,所以她是爹的小助手,这也是他们父女二人的小秘密。

这幅梁城水利工事图是从工部拓来的,以前爹还在的时候,还是一份未完成的残稿。他很清楚得记得爹去梁城之前曾拿着那份残稿说过,再好的工事也有过时的一天,要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情况调整防治策略。

穿越之前,人类在天灾面前就

很渺小;穿越后的这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更多。

诚如爹说的,没有工事会是完善的,即时眼下看起来完善,也不一定几年后,十几年后还会完善。这份水利图确实凝结了前人的心血,照此铸成的水利工事,应当可以抵挡很大程度的洪峰……

许骄认真看着,也翻阅着从工部取来的副本资料。

历史的,人文的,地形图,还有常规的卷宗。

江河改道不是没有可能,倒灌也有可能,但自古以来水里工事都是最有利可图的,真正的答案在梁城……

十余年了,她一直没敢去梁城,因为爹死在那里。

梁城是她和娘心中的那根刺,拔不掉,就一直在。

爹执意疏散了当地的百姓,让不少人免于在洪灾中丧身,但是爹自己没回来。

梁城若是清白干净,娘为何冒着她被发现的危险,还送她去东宫做伴读?

因为除了宫中,东宫是最安全的地方。

东宫可以保全她的性命。

谁会要她区区一个孩子的性命?

只能是斩草除根,问题出在梁城……

***

明德殿内,大监快步入内,恭敬道,“陛下。”

宋卿源正好提笔批阅折子,没有抬头,口中淡声道,“说。”

大监拱手道,“相爷从宫中离开后,去了政事堂,而后又去了翰林院,从翰林院出来后,原本是回家中了,但中途又掉头去了工部,从工部拿走了梁城水利和相关的案卷的拓本走……”

听到此处,宋卿源悬笔。

稍许,清冷的声音又道,“还有吗?”

大监应道,“相爷他……”

宋卿源抬眸看他,“大监,你今日怎么了?”

大监叹道,“相爷,还去拜祭了许侍郎……”

宋卿源目光微微滞住。

***

翌日早朝,宋卿源果然擢升沈凌为工部侍郎,连同户部的人一道前往梁城赈灾和主持梁城相关事宜。工部员外郎和工部侍郎天差地别,宋卿源让沈凌全权负责,是要借沈凌的手做事,雷厉风行。

梁城事态紧急,沈凌明晨就要出发,工部,户部,吏部,和京中禁军都要做最后的准备,所以早朝很早便结束。

昨日惠公公让人搬来偏殿的三大摞折子,许骄其实七七八八都看完了,她熟

悉宋卿源的字迹,也能从字里行间推断出事情在宋卿源心中的轻重缓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