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2 / 2)

加入书签

“呯”

一个长条状的东西被从河里扇了出来字面意义地扇了出来。

淡粉红色的亚马逊河豚用杂技般的姿势旋转身体从下往上甩动尾部,它们就像无敌的棒球运动员一样,利用甩动带起不可阻挡的力量,轻而易举地把电鳗从河里飞了起来。

可怜的电鳗,它似乎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无往而不利的强大电流也没有派上任何用场,只是晕头转向地被拍出水面,一次,又一次,直到它在摔打中变得无力抵抗。

这个景象和好莱坞电影场面也差不了多少。

河豚还在趁胜追击,巨獭们似乎有些蠢蠢欲动。

詹妮弗大约花了几秒钟思考要不要加入搞事情的队伍然后她把船朝电鳗被拍出水的地方划了过去。

自然规律,一切都是自然规律。

帕特尔如是说。

第93章

说到最危险的水生物,就不得不提到电鳗。

虽然达不到皮卡丘式的百万伏特,体型较大的电鳗一次也能释放出高达800伏的电流,使这种没有利齿、没有利爪甚至胸鳍尾鳍都差不多已经退化的“大鳗鱼“跻身亚马逊顶级杀手之列,连大型猎食者都在它这里屡屡吃瘪。

亚马逊河杀手排行榜里电鳗的排位甚至比鳄鱼和森蚺都高,它的危险性在于不可预测和大范围、致命性的攻击招数。

电鳗常常在浑浊甚至是肮脏的水域出没,由于鳍退化导致只能用鳃和尾来辅助控制方向,它们生性喜欢在河底或河岸的水草里潜伏,从秘鲁到巴西的渔民和探险家都深受其苦。

和一些谣传说的不同,大多数人和电鳗的遭遇战其实都做不到一击必杀。

这个种族的攻击力跟体型有关,越大的个体电压越强、波及范围也越大。人们在水族馆和水产市场见到的那些手臂长的个体只能达到交流电左右的电压,波及范围在几十厘米左右;而亚马逊河里那些体型超过一米甚至两米的个体则能轻易杀死牛犊大小的巨獭,波及范围也到达了恐怖的数米。

另外,电鳗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持续放电,毕竟它只是正常生物,而不是雷神或皮卡丘。多数个体放完一次电后需要十几分钟时间准备才能进行下一次放电,在这段时间里,它们就从危险的猎食者变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猎食者。

粉红河豚很聪明。

它用尾鳍不断将电鳗击打出水面,可以说是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和电鳗接触的时间,减低被电流杀伤的风险。而被拍出水面的电鳗失去了水这个导体,又存在蓄力时长,可不是只能任豚宰割。

亚马逊河豚是玩得痛快了,对雨林生物还算了解的詹妮弗却陷入了两难局面。

从电鳗第一次被拍出水面到她靠近时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七八分钟,很难说这条现在晕头转向的电鳗会不会在入水后恢复状态,用余力对她发动攻击。

电鳗有着特殊脂肪层的保护,两条鳗鱼对着电也电不死彼此;粉红河豚吃电鳗是祖传的技艺,虽然看着很不科学,简直像好莱坞大片的场面,但怎么看它都没有发挥全力,并且还觉得这种棒球运动有点好玩——从沟通桥上传来的信号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詹妮弗的衣服包括鱼叉放在平时都可以算是绝缘体,问题是它们现在都沾过水,几百伏的电压很可能会通过木杆中的水上游达到电击效果。她不是电鳗也不是河豚,只是个肉体脆弱的人类,被800伏电一下多半就要心脏骤停。

似乎觉醒了力量又有什么用,总不能指望动物来做心肺复苏吧。

唯一的好事是当时想到要面对电鳗,选择了一双“橡胶雨鞋”。

哪怕这双“橡胶”雨鞋其实是由纳米科技变化成形的,节目组敢大喇喇地写上“橡胶”这两个字,就绝对会确保它的功能跟真正的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