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1 / 2)
方撤军,只字不提自己战败之事,宋风宁读完了整篇后一口气堵在胸口险些没站稳,他以为这个人虽然水土不服但至少是个有胆识的,结果居然就这么轻易的想把人撤走,留当地的微薄兵力与蛮人抗衡,最终将自己的无能与懦弱掩盖过去。
“大帅,我借着家中老母病去的丧假,弟兄们求我来找找您,溇洲不能弃,韩平晏守不住北疆,但……是我们对不住小高,我们一群只会打杀的莽夫没本事,里面出不来一个能顶上空缺的,现在太子殿下已经点头,只求求您,为了溇洲数万百姓……”
一手是兄弟,一手是家国,孰轻孰重……
戚蒙咬着牙也无法取舍,饶是平日里心再大也说不下去,抬手飞快的抹花了满脸泪痕,抬头就见宋风宁拳头攥的发白,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回答,“我大燕……守将可死,誓不可退。这事不能等,即便是现在出发,北疆开春前都需要快马加鞭的赶路,明日天明你随我去面圣,明日城门落锁后,我们整装出发,悄悄出城,别搞得燕都百姓人心惶惶。”
“多谢大帅。”
戚蒙的谢字还没落地宋风宁便已经出了门,抬眼看见燕都天空一弯勾月,“北疆的月亮倒是比这还要亮一些。”
宋风宁回到卧房中,喜帐旁的喜烛烛芯儿已经烧了半指长,他拿起一旁的剪子修了修,掀起床帐支着脑袋侧躺在高子荏身边,佯装没看到那人还未干透的泪痕,距宫门开也没剩下多少时间了,他凑过去吻了吻装睡的枕边人,“好好休息,等你夫君回来。”
朝堂之上,宋明殊提前得知了消息回宫,少见的坐在龙椅上聆听百官谏言,戚蒙跪于当中,将北疆战局从头至尾呈表圣听,不出所料,当宋明殊得知韩平晏要将溇洲拱手让人之时,气的将那呈上的奏折扯碎了甩之一旁。
“成宇,韩平晏要换,现在有什么人推举?”宋明殊先是点了立于百官之前的太子,又环顾周围,目光落在几位穿着铠甲的都城武将身上,“你们可有谁自请前往?”
众人都是一片沉默,宋风宁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侧迈出百官之列,“儿臣自请前往北疆,那里的情况儿臣也较为熟悉,请父皇允准。”
“此外,儿臣还有个不情之请”,说是不情之请,朝中无人可用时便成了个条件似得被拿了出来,周围百官窃窃私语,生怕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侯爷提出什么引得圣上雷霆之怒的要求来,只听那跪在地上的人缓缓开口,“儿臣要携夫人高子荏一同前往。”
“此事不妥,自大燕建国以来,三品以上的守将需将妻儿家眷安置在原籍,不可轻易举家迁移,侯爷这个要求恐怕有违礼法”,礼部侍郎从另一侧及时站出,文臣为首的刘阁老轻轻摇头,此时搬出礼法来,宋风宁怕是不占上风。
“儿臣身为大燕臣子,自当遵循礼法,但礼法之外莫过于人心,儿臣有私心,发妻眼睛中毒,儿臣实在无法放心他一个人在燕都城中无人照料与陪伴在侧,此乃私心一。据发妻所言,下毒之人眼色灰蓝,是与他同族之人,那毒药很可能与溇洲和蛮人有关,儿臣不能放弃为他求医诊治,此乃私心二。
所谓特事特办,此前也不是没有先例,只请按例父皇加派督军,随儿臣同往北疆,届时儿臣一举一动均有督军上表,若儿臣有不忠不义之举,可立斩不待“,这席话似在腹中打好了稿子,宋风宁的脸上甚至没有过多的表情,一个头磕下去,周围的嚼舌根的百官也安静了。
没有哪个将军愿意接受督军在侧,宋风宁将自己画地为牢,却只为了那么个小小的要求,何况大家眼中硕安侯与太子交往甚好,一时间有几道略带指责的目光瞧向那个冒头的礼部侍郎官,把他瞧的尴尬,灰溜溜的回到了原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