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1 / 2)

加入书签

奔他,赵员外是个很豁达的人,向来不会计较自己的落魄。

想到这里,原本灰暗无助的处境中顿时生出一点希望,洛瑶卿身上立刻有了力气,想起从前赵员外对自己的亲切,心里立刻暖融融的,这世上总算还有个可以信赖依靠之人。他脚步顿时轻快了一些,加快步子便往赵府走去。

哪知走到宅院前,见大门上方挂着的牌匾却不是“赵府”,而是“钟府”了,这个变化顿时让洛瑶卿没了主意,他不明白为什么仅仅半年而已,这里就换了主人,赵员外的生意明明做得很好啊!

他站在大门前发了一会儿呆,这才想起来去问街边卖茶汤的人,这里为什么改换了主人。

那人摇了摇头,道:“赵家本来住得好好的,但去年冬天不知为什么却开始闹鬼,丢砖打瓦,锅叫门开的,请了许多和尚道士作法事都没用,只得搬走了,这宅子还是好不容易才贱卖出去的。赵员外可是个好人啊,真不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洛瑶卿又问那人赵员外去了哪里,那人却摇头不知。洛瑶卿心底一片冰凉,自己想要投奔的人却离开了这里,满腔希望化为泡影,这下他可真不知该到哪里去了。

他茫然在街上走了一阵,找到一间破庙便走了进去,自己身上这点银两并不多,可不能再破费住店。他拔了点杂草将供桌清理了一下,当晚就住在了这里,好在这时天气已很晴暖,住在庙里也不会觉得冷。

洛瑶卿躺在供桌上,翻来覆去想着自己今后到底该怎样生活,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他将自己略打理了一下,便来到街上向一家茶肆借了一副桌凳,当街为人写家书写对联。

洛瑶卿虽满身风尘之色,但他人长得韶秀,此时虽然憔悴可怜,那单薄纤秀的样子却更令人心疼,因此不多久便有两三个妇人过来让他写字,还有个卖白薯的婆婆给了他两个热气腾腾的烤白薯,洛瑶卿配着茶肆给他的粗瓷大碗茶水吃着烤白薯,感动得几乎要流泪了。

胡灵赶走了洛瑶卿,本以为看不到那人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一些,哪知这下却更烦闷,吃饭时下意识便要给旁边的人夹菜,睡觉时也忍不住往一旁搂去,想要将什么抱在怀里,看到好的料子又想给那人做衣服,每日里不能有片刻得到安宁。

有两次为了排遣心情,胡灵又去了秦、楼、楚、馆,但对着满座美人的巧笑美盼,却觉得从未有过的乏味无聊,曲子还没听到一半,就起身匆匆离开了,抓心挠肝地回到紫葳洞,却见寝洞中空空荡荡的,自己想见的那个人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偏偏就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青锋和紫英还不断为他带来洛瑶卿的消息给他添堵:

七一)零五八八\五九零}

洛瑶卿的书信摊生意愈发好了,居然有余钱租下一间极小的房子,每天都把自己梳洗得干干净净,他这个样子往书信摊后面一坐,来来往往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忍不住要看他几眼,简直成了寿云一景了。

青锋说的都比较正经,紫英带回的消息就很八卦了,什么陈家大小姐常常让丫头去托洛瑶卿写扇面啦,茶肆的老板娘偷偷塞了点心给他啦,洛公子新裁了一件青布衫子,穿上去越发俊秀啦,听得胡灵一颗心就像放在油锅里煎熬一样。

最后胡灵再也忍耐不住,狠狠一掸袍袖,怒喝道:“成天闲着没事做吗?都跑去看那个不相干的人!今后再也不许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