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1 / 2)

加入书签

马车,撩起车帘。来贺寿的人不免好奇地向马车望去, 能让闻人大都督亲自掀开车帘接人,马车里面坐的不是闻人太夫人便是长公主。须臾之后,一只纤细莹白的手伸出来, 搭在了闻人决手上。

沈宜安扶着男人的手下了马车, 她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绣衫罗裙, 头上步摇轻晃, 与往日的稳重端庄相比, 稍显几分俏皮。

悄悄围观的众人这才想起,长公主今年也不过十七岁,若是没有嫁人, 还是个如花妙龄的少女。只怪她平时冷若冰霜, 恪守规矩,因此失了鲜活。

闻人决牵着女子的手,一时忘了放开, 便听她小声提醒:“将军,这不合规矩。”

眼下他们正在勇定伯府大门口, 本就人来人往的,还有好多宾客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这般牵着手,委实过分。

闻人决勾了勾嘴角, 当做没听见,拉着沈宜安的手走向大门,沈宜安急的蹙眉,却不能甩开他的手,因为那样更是会引起别人注意。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当初闻人大都督和长公主的婚事一定下来,他们第一反应便是不配,这两人无论性情还是爱好,都是相冲的,这成婚后怕是话都说不到一块。果不其然,大婚当夜,闻人决就去了北关,一走便是三个月。

无论怎么看,这都注定是一对怨偶,有人等着看热闹,觉得他们要么就得和离,要么就闹得夫妻不睦。可谁知今日看见这两人,竟像是一刻也不舍得分离,就这么牵着手走进了勇定伯府。

闻人决知道那些人都在看他们,可他依旧全无顾忌,一路把沈宜安送到何老夫人的荣安堂,而后才回到前院,被朝中的武将们围着打趣。

沈宜安踏进荣安堂,早有婢女进去禀报,里面的人鱼贯而出,以何老夫人为首都来给她请安。

何老夫人是长辈,她自然不敢托大,连忙双手搀扶她。说道:“老太太不必多礼,今日是您的寿宴,这礼我受不得。”

何老夫人顺势拉着她的手走进正堂,两人一并在罗汉床上坐下,沈宜安环视四周,在这堂屋里坐着说话的,大多是与何家关系亲厚的朝臣家眷,还有何老夫人的两个儿媳,两个孙女,以及孙媳妇曹氏。

这位曹氏是何家二郎年前刚过门的媳妇,看着怯生生的,给何老夫人添茶捶背,颇为懂事。

众人说了几句家常,何夫人便让自己的一双女儿招呼堂屋里未嫁的姑娘,去她们的院子里喝茶。很快这堂屋里便只剩嫁了人的妇人,话题开始围着各自的夫家和儿女转,沈宜安一向不关心这些,只默默饮茶。

李将军的夫人说起给自家儿子定亲的事,何老夫人听了既羡慕又发愁。

“你家三郎不久前才及冠,这就定亲了?”

李夫人道:“定亲这事,宜早不宜晚,他常年跟着大都督在北关,再耽误几年怕是娶不上媳妇了。”

这话颇有抱怨的意思,众人都看向沈宜安,沈宜安只好放下茶盏,微笑道:“李夫人说的不无道理。”

见她没有生气,有人大着胆子接话:“长公主明鉴,我家二郎今年二十有二了,还没定亲呢,求您开开恩,去跟大都督说说,让他回京娶妻吧。”

w?a?n?g?址?f?a?布?y?e?í?f?ū?w?ē?n???0????5???c?o?м

她开了一个头,堂屋里很快便响起了一片求情的声音,不止是让闻人决放自家儿郎回来成亲的,还有婚事不顺求她撮合的。沈宜安头一回见到这阵仗,一时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