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定平安回来。”

明庭拍了拍蕙娘的手,“我可是常胜将军,有神佛保佑,这次必定立个大功回来!”

刘永山倒是更明白女婿,男儿哪个不希望建功立业,明庭的伯爵就是拼杀出来的。

既然是吃这口饭,为国家尽忠,为君上效力,那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贤婿,家里有我和你娘,你只管安心。我们会照顾好蕙娘的!”

明庭也跟他们解释,等入冬到初春这几个月,沿海会平静一段时间,到时候他不用出去,可以陪蕙娘。

蕙娘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她挺着大肚子要给明庭收拾东西,被他拦住。

“我来。”

明庭带的东西很少,他很快就召集了自己带来的人,让他们跟家里道别。

那些女眷们也很吃惊,为什么刚来瑶州就要出去打倭寇。

可这些年她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倒是没人闹腾,只是一个个红着眼睛,叫自家男人注意安全,家里还有人等着。

“嫂子们放心,我带大家伙儿出去,也会把他们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多谢伯爷!”

“伯爷替我看着我家那位,别叫他吃酒误事!”

“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明庭的目标是在隋城。

这是个沿海的小城,以前是个小港口,有船舶在此处停留补给,再北上或者南下。

后来这地方因为便利,经常被倭寇盯上。

虽然明庭作为都司佥事,应该先接受军务,可隋城的危机就在这几天,迫在眉睫。

没有什么比上千人性命更重要的了!

所以他选择先去隋城。

更何况新朝建立不久,一切还没走上正规,瑶州的兵马严重不足,还要等朝廷拨钱粮拨兵力过来。

与其等着人都齐全了当名副其实的都司佥事,倒不如先叫自己的名字在瑶州变得家喻户晓。

他要让那些贼寇听到自己的名字就胆战心惊尿失/禁!

明庭倒是很想坐船,从海上包抄即将来隋城掠夺的倭寇们。

可是他带来的人都是陆上作战不错,会游泳的少,是没见过海,没上过船的旱鸭子,只能等做系统的训练了再说。

还好,齐铭准备了好马,众人赶路两天,终于到了隋城。

他们衣着普通,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明庭并没有去县衙,只是带人埋伏在的海边的一片林子里。

这次来的倭寇,人数不多,只有上百人。

他们之所以能屠/杀那么多百姓,更多原因是因为百姓们常年遭倭寇骚扰,心中惧怕,很多人见着倭寇就腿软。

不过这其中,也有百姓穷困,缺营养,人瘦弱的关系。

倭寇以抢夺为生,各个像蛀虫,吃的膘肥体壮,他们又有锋利的武器,手无寸铁又瘦弱的百姓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大人,今天真的会有倭寇来吗?”

有人问道。

倭寇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难道明庭会神机妙算?

“我有消息来源。”

明庭拿出几个小瓶子,让老吴发下去,每人一颗。

“这是保命丹,我前不久得了这方子,效果不错,要是谁受了伤,就赶紧吃下去。”

“这是我们的国家,在陆地上没有人是我们的对手。这回来的贼寇不多,才百来人,大家伙儿分一分,平均一人一个。我这回就不抢军功了,你们回头割耳朵。”

明庭说的割耳朵,是杀敌后留下敌人的左耳,作为军功计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