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9(2 / 2)

加入书签

刚刚众人提起,说她月子坐得好,瞧着越发容光焕发了。

好儿媳还欢欢喜喜点头,将自己这个婆婆夸了又夸。然后皇上就觉得她表现得委实好,龙心大悦之下竟然提了她位份!!!

所以,她是借了儿媳妇跟好孙孙的光?

觉得自己已经找到真相的裕嫔娘娘大喜,再看舒舒的目光柔得都能出水。

舒舒:???

就有点诧异,可是婆婆并没有给她解惑的善良。而是欢欢喜喜凑到君前,例行谦虚:“瞧皇上说的,舒舒为咱们皇家诞育子嗣有功,本就该被悉心照顾,小永瑛那更是嫔妾的好乖孙啊!”

“都是嫔妾分内之事,哪儿值得您这般皇恩浩荡?”

因为从内心里愿意在儿子的和亲王府待着,裕嫔这话说得半点都不勉强。甚至还带着股子发自内心的欢喜,看得雍正勾唇:“爱妃不必这般谦虚。打从潜邸入宫,二十几年来,你也尽心尽力。”

“又诞下弘昼,好歹也是有些功劳在身上的。这个妃位与你,倒也实至名归。只你且记住了,便做了妃主,也得一如既往谦虚恭谨。小心侍奉皇后、约束宫人,断不可恃宠生娇……”

裕嫔,哦不,打今儿起要叫裕妃了!

裕妃娘娘虽然不知道自己哪儿得宠过,但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自然他说了最算。于是娘娘福身,恭恭敬敬行礼:“如此,臣妾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雍正点头:“爱妃也出宫许久,如今老五家的都已经出了满月

,你也是时候收拾收拾回宫了。”

啊?分明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么?

裕妃万千不舍,面上就难免带出了一点儿。可以往最最重规矩的雍正非但没生气,还笑着安慰了几句:“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身为宫妃,可没有久不回宫的规矩。”

“便相处日久,舍不得孩子也不成。最多日后等孩子大一点儿,允你常将其接进延禧宫亲香。”

所以,从把婆婆留下来照顾月子起,就是个明晃晃的阳谋吧???

目的就是为婆婆裕妃想念孩子,隔三差五接进宫中做铺垫。依着孩子的具体表现,再决定是简单疼爱还是重点栽培。自然而然,不落任何口舌。便她这个当额娘的一眼看出了其中关窍,也没有将孩子留下,不让亲近玛法、玛嬷的道理。

同看出了这点的弘昼扶额:“皇阿玛您可快开恩,好歹等臭小子上个四五岁,知道深浅,能控制住力道的时候再考虑吧!不然的话,儿子真怕他不知道轻重,看什么都新鲜,一路拽拽拽,毁毁毁的。他没怎么样,倒连累得儿子赔到裤子都穿不上……”

接着也不用雍正问,弘昼自己就滔滔不绝。

把儿子自打洗三宴撕了皇阿玛、额娘、奶嬷嬷秦氏三人的三件衣服开始,直到如今阵亡在他手中、脚下阵亡的衣衫、包被等等说了个全乎。说到赔偿或者损失的,加起来足足一千三百二十三两银五钱七分的银子时。

不光弘昼肉疼,现场也响起一片抽气声:这神力宝宝不好养啊!

有过相同经历的五什图笑着安慰:“王爷不必担忧,也就是小时候这几年。孩子小不懂事,也不懂得收束力道。造成些许破坏,也是在所难免。等大些,懂事些,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当然您的想法也很对,小时候能少去宫中便少去吧!毕竟宫中宝物甚多,一草一木都是有些讲究的。”

万一皇上真个小气到要求照价赔,和亲王府再有钱也难免有负债之危。

专心致志拐孙子的雍正摆手:“哎,爱卿这话说得就过于偏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