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1 / 2)

加入书签

几日研究了些小玩意儿,听说去营造司,得亮一亮自己的手艺,不然便会被瞧不起,你快跟我去瞧瞧。“

月婉叹了回气,也不知道说她阿兄如今性子这般纯良是好还是坏。

她边走还边在想,方才陆长青说的话,陆家如今不能再出一个状元郎。

是啊,如今局势开始紧张,颇有几分风雨欲来的势态。

陆太师看着自己的幼孙,沉思了良久,“你已经想明白了吗?”

陆长青没有犹豫,“是,祖父。”

陆家鼎盛时期,是陆太师这一代,风光无限,权臣皇亲,皆不敢轻易得罪陆家。

只是,从陆侍郎这一代开始,便逐渐不显。

陆家长孙,陆长恒而今还只是翰林一个小小的撰书,熬着资历,不知何时才能熬出头,但他的前程是平坦而又光明的,熬出了头便能平步青云,只是这是要苦熬的。

陆长愿便不提了,他能静下心思来为自己未来打算,陆太师已经知足了。

唯独陆长青,他从小就内敛,旁人说他是认生,陆太师却知道他是年少老成,不轻易言语,是因为万事都在心中藏着。

要说三个孙子,谁最像他。

必定是陆长青。

陆太师也没生气,只问,“为何一定要是大理寺?”

“大理寺掌邢狱、督百官之责,孙儿想,或许孙儿适合。”

他是温润如玉的性子,不想竟对那略显无情的大庆律法执行的部门感兴趣。

“更何况,如今王爷有心想要推行新政,孙儿也想尽一份力。”

陆太师神色微变,“你是如何知道的?你同王爷聊过?”

“并没有。”

“王爷如今着手动长安三军、太医署问责等一系列举措,王爷心中定是有推行新政的想法。“

“当然孙儿只是猜测。”

陆太师叹口气,“行了,我能叮嘱你的话,同愿儿是一样的,你们都要找到自己的路。”

“是,祖父。”

陆太师眼中泛起了点儿怀念,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他到底是老了。

大庆的未来都该靠这些年轻人了。

四月末,秦将军上书请命回北部。

只是刚准备离开时,竟出了事,秦将军误食毒汤殒命。

事发的极其突然,长安城无人反应过来。

秦小将军知父丧命,哭红了眼,上书请求圣人,全城戒严捉拿凶手。

“秦将军死了?”月婉意外的很。

月婉依稀记得那一回,秦将军来王府寻鹰的时候,身姿挺拔,气势威严,他年过五十,看起来却像是四十出头的年纪,一看便是身子骨硬朗的人。

何况将军府精兵无数,那碗害了他性命的毒汤到底是如何进了他的口?

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秦将军近些年居住在长安,可他秦家掌管北部十五万将士。

如今朱将殒命,将士自是要讨个公道。

玉书害怕的不行,“听说太子下了死令,定要抓住毒害秦将军的贼人,给秦将军偿命。”

“如今满大街上全是禁卫,不日北部秦家旧部便要到长安了。”

月婉眯了眼,忽而生出了几分感慨,“风雨将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