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2 / 2)
看着她单纯的脸,郑嬷嬷忍不住轻笑,“他们的事自有人撮合,倒是姑娘你啊,你也为自己打算打算吧。”
云黛诧异,“我打算什么?”
“你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就没想过嫁个好人家,搏个好前程?”
云黛讪讪笑了笑,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这个事,国公爷和夫人会替我安排的。”
郑嬷嬷似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姑娘神仙般的人物,就甘心在陇西寻户官宦人家嫁了?”
若放在五年前,郑嬷嬷觉得云黛能嫁入四品官家当个正妻,就是很不错的归宿了。可五年过去,眼见着云黛出落得比宫里的妃子还要美貌动人,再想到这样的美人可能就此落于小官后宅,心头就有种明珠蒙尘的遗憾感。
到底是她花费心力,一手教导过的姑娘,明明是可以有更好造化的。
“长安城贵人云集,有许多好机会。姑娘此番去长安,没准便是你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你若有心,没准还能在长安城寻户公侯人家……”郑嬷嬷心道,就凭着这张脸,只消朝男人们勾勾手指,男人们屁颠屁颠就凑上来。
什么品德、才艺,那都是后话,一张美貌娇艳的脸,便是对付绝大数男人最直接有效的利器。
云黛听着郑嬷嬷的话,却是摇了摇头,露出个惭愧的笑来,“嬷嬷,我是个没出息的,那些事我从未想过,我只是想出去看看不一样的天地。而且长安太远了,我觉着肃州就挺好的,每年还能去郊外给我爹娘兄长上坟,若是嫁得远了,都没办法亲自祭拜……”
郑嬷嬷怔了怔,对上她澄澈无波的黑眸,有些遗憾,又有几分安慰,“人各有志,姑娘这样挺好的。倒是老婆子在长安那种繁华地待久了,看多了尔虞我诈,争权夺势,心境也跟着变了……”
两人相对而坐,聊了快一个下午,郑嬷嬷才起身告辞。
云黛亲送她到门口。
橘红霞光之下,郑嬷嬷于粉墙前止步,笑容慈祥而庄重,“祝姑娘此去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33. 【33】 在北庭时,我常常看到这样的……
【第三十三章】
九月初, 一场濛濛秋雨过后,金桂碎了满地,天气也转凉。
从肃州去长安, 得先走官道到秦州,再由秦州登船沿渭河一路往东南而下。
云黛一共收拾了两个箱笼,与三位兄长的行囊放在一块儿, 再加上乔氏带到路上吃的糕饼果子等物,以及送去端王府的贺礼, 总共塞了满满六辆马车。
谢伯缙从北庭回来时随行带着一支十二人的队伍, 乔氏本想再加派人手, 却被晋国公出言劝阻, “阿缙的护卫已经够多了, 再加上随行的丫鬟小厮、大夫账房,一行快有四十人。二郎和三郎是去长安赴试的, 你见过哪家考生上京带这么多随从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官老爷出巡呢。夫人,行事还是低调些好。”
乔氏想了想, 觉着这话有理,便歇了加派人手的心思。眼见着要送孩子们出门, 她还是依依不舍, 只恨不得自己也跟着他们一起去,路上好有个照应。
登车前, 谢伯缙领着弟弟妹妹们,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