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1 / 2)

加入书签

什么好处吗?”

“南宫僴,”胥梓桑放下信函,“你是三岁小孩吗,做个事情还要好处?”

“你以为谁都有这个荣幸让本宫讨好处的吗,我这是抬举你。”

“哦,谢谢你的抬举。”

又安静了。

“你答不答应?”

“你要什么好处?”

“之前那个……什锦豆腐羹,可以再做一次吗?”

原来是嘴馋了。

“行,我叫人做了送你宫里去。”

“……我要你做的。”

“我国务繁重,每天事情一堆,好不容易得点时间了只想休息,累得不行。”

这么一说,南宫僴才好好看了看他,确实,开年之后掉了的肉就没回来过。

这狗东西皇帝当得,就是个累死累活的命。

“行吧,那算了,这个好处先记着,我以后再讨回来。”

胥梓桑不予置否,继续看他的折子。南宫僴看了看书架上的书,本想问他几个治国方面的问题,好显示自己的进步,顺其自然提出帮忙的想法。可回头一看,狗东西看得好认真,还是不打扰他了。

继续翻书。

原来太子可以监国啊,他怎么从没听说过?为什么以前他老爹宁愿让丞相帮忙处理政务也不让他帮忙呢?

自己这个太子,从一开始就是个挂名的,他有点气闷。

他搬了个凳子坐在胥梓桑跟前,拿着本书,看了一会儿,从笔架上拿了只笔,又抽了张纸写写画画。

胥梓桑看他一眼,放下手里的折子。

“如何,可有心得?”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说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生死存亡,亡国是因为民心所背。你以前跟我说过,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你难道不知道?”

“我没看过这本书。”

《荀子》内含不少治国之言,别说帝王之家,就连普通人家,只要是上过几年学堂又有仕途之梦的,这一本都是必读书目。

“你都读过什么书?”

南宫僴说了几本,除了乐理算数之类,竟然大部分是文人骚客风月相关。这些书能涨人文采,但对于帝王家的孩子来说,没用。

胥梓桑总算是知道了,南宫僴于治国方面表现得如此无知,不是因为他蠢笨或者玩物丧志耽于学习,是他压根就没有接触过。

然而他的老师,大余第一学士冯培光,担任过先太子南宫志,以及玄武的太傅,到他已是第三次任职,竟然没有教他这么重要的东西?

“你父皇没有抽查过你的功课吗?”

“他很信任冯太傅,从来不管这些,冯太傅说好就是好。我一篇中秋拜月辞还在民间口口相传呢。”

那可不,学了那么多年都是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太子爷也就只有风月上面文采斐然了。

“你以前关于治国的言论从哪来的?”胥梓桑想起之前他主张派沐言出使戎狄的言辞,感觉又不像完全没接触过。

“那就叫治国言论吗?那是我从话本上看来的。”

胥梓桑:……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ì????????€?n?????②????﹒???????则?为?山?寨?佔?点

他突然觉得即使没有兄弟相争,南宫僴也很可怜。

没娘疼,爹不爱,周围一圈阿谀奉承的人,读的也是些没什么正经用的书。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除了性格糟糕一点,竟然没有染上多情滥情吃喝嫖/赌的恶习,为纨绔子弟之列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真,本性纯良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