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2 / 2)

加入书签

屋外,郁鸿雪喝了一声:”秦飞羽!”

冯逸一听,又是急得要死,立刻要掀被子。秦飞羽微微一笑,按住他说:“你先睡,回头我来陪你。”两指绕到他颈后某处一按,冯逸猝不及防,顿时眼前一黑,陷入了黑甜梦中。

第114章恩劈(一)

冯逸也确实需要睡个安稳觉,一夜过去动都没动过,只在早上朦朦胧胧醒过一回,往身旁摸了两下,然后就听见一个声音说:“睡吧,告过假了。”至于说话的是谁,已经分不清了。

再睁眼时,屋内依旧昏黄,冯逸起身下床,将遮着窗的布帘拉开,乳白的光线透过窗纸照进屋来,再推窗,便是铺天盖地的灿烂阳光,肖彧正坐在院中,一身绀青常服,上身微微前倾,握一把锉刀,目光专注地凝视手中竹节,午后温暖的阳光照着他侧脸,颜色舜华,格外让人心动。

冯逸披了件外衣,拎把月牙凳,在他身旁坐下,看了一会儿,道:”紫竹?”

肖彧在吹口处又修几刀,将竹节递过去:“试试。”

冯逸拈在手中翻看片刻,凑上嘴唇,试着吹了几个音,洞箫呜呜作响,冯逸递还给他,称赞道:”好音色。”

肖彧笑了笑,从脚边换了把小巧篆刀,问:“要哪句话?”

冯逸便知这是要送给自己的,认真想了一会儿,说:”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肖彧下刀如飞,最后一笔落下,收起薄刃,复将洞箫递过去,十四字妍美流便,冯逸十分欢喜,摩挲着箫杆,在最下发现了“肖文若制”四个小字,涂了红泥,好似书画上的印鉴,便笑问道:”你还会制箫?”

肖彧说:“跟我娘学的。”

冯逸便叹了一声:”真好。”

冯逸自己的娘死得早,早到在他心里只剩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只知是小户之女,外祖家极为不显,除此之外,所有的印象便是供在佛堂里的那个牌位,其余一概不知,后来又因与郁、秦那种孑然一身的在一起久了,就顺理成章地觉得大家似乎都这个样子。但其实肖彧是有父母有家族的。

冯逸唇贴上吹口,断断续续吹起了桃花渡,徵音以上就有些不稳,偶尔还出几个破音,一首吹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肖彧含笑道:“县学里未教过?”

”当然教过!”冯逸凑近些,促狭道,“吹箫吹箫,我没好好学。”

肖彧摇头一哂,冯逸见状,身子一歪,在他肩头轻轻一撞,打趣道:”肖郎吹得好箫?”肖彧伸手,冯逸立刻双手奉上,肖彧微一沉吟,依旧是那首桃花渡,和缓朗润,如细雪似飞花,余音之际,冯逸拍手说:“若当时夫子是你,我兴许早就学成了!”

”这竹还是受了潮。”肖彧说,“音色有些哑。”

冯逸道:”说起来,你从哪弄的紫竹?我在这里从未见过。”

“岳州。”肖彧垂眼看着箫身,”离家时带的。”

冯逸看他神色,心中默道,该不会是想家了?正欲出言安慰,肖彧却转头问他:“我这个人,有时是否太过无趣?”

冯逸一瞬间没跟上,呆了呆,答:”没有……还好啊……”

肖彧沉默片刻,忽然讲起了另一件事:“我外祖家原是几代南箫传家,到我娘这一辈,却是女儿得了真传。你也许听说过谢七娘。”

”谢七娘!”冯逸惊呼出声,“她是你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