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2 / 2)

加入书签

武将们有片刻安静。

李光起毫不在乎地说:”六万朔方军,两万安西军,再募个兵,少说十万甲士,哪个王爷敢造反?”

“说到这个,”冯逸转向郭西河,问,”将军,朔方所囤钱粮军械,大致是个什么数,能支持多久?”

郭西河面色凝重:“军械自然是按六万人的数目配给,若募新兵便要再造。反攻中原又与防卫北戎不同,一应攻城机械,俱须打造。再算上饷钱,库钱确实是大问题。至于粮草,以十万大军计,半年内应无虞。不过一旦开战,后勤供应便要着紧。”

冯逸点头表示了解。

杜渐鸿接茬道:”你家不是江淮大户么,祖上几代经商,会挣钱得很,兄弟们特地叫吏部把你调来。”

冯逸顿时大窘:“我说呢……”心中暗道,原是在这里等着我,可是我祖上虽然会赚钱,我却从小到大只会花钱。

郭西河又插一刀:”魏少游那小子也给了你,朔方的账面他最清楚,你俩商量着来,放手去做。”

冯逸欲哭无泪:“好罢。”

这边说了会儿话,那边李亨终于缓过了神,缓缓道:”诸位……”

众人回到列次。

“上皇弃京幸蜀,引得天下人心浮动,欲剿叛贼,必先安民……”朔方众将面面相觑,冯逸心中一凛,也不禁抬起头来,直直望向新皇。

李亨顿了顿,接着道:”朕意已决,集中兵力,先取长安,次取洛阳。”

“陛下!”郭西河急道,”臣与李光起各领一支人马,扎于扶风和河东,先使之疲,再以精于骑射的西域援军用于寒乡,截断安史的前营与后方,而后……”

“郭卿。”李亨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朕意已决。”

郭西河气息一顿,微低下头,片刻后单膝跪地,沉声道:“谨遵圣命。”

厅中臣子尽皆跪地:”臣等谨遵圣命。”

待出兵部天色已晚,暮色从四面八方卷来,于天尽头染上一线灰蓝。

“看样子,明天会有朔方今年的第一场雪。”一个声音道。

冯逸转过身,感慨之人却是裴榄。皇帝最终采取了他的谏言,但冯逸观察他面容,却没有多少意气风发的神色。武将们从他身旁沉默地经过,唯有李光起噙着一丝冷笑,似嘲非嘲地哼了一声,旁边立刻传来杜渐鸿的数落。

”攻取范阳,好比釜底抽薪,我何尝不知?”裴榄随意一笑,与议事厅中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全然不同,对冯逸道,“上皇吝以天下授陛下,若不能早定长安,诸王各依一镇以立,诸镇各挟之以为名,便又是晋代八王之祸。”

冯逸一怔,心里升起些说不出的滋味。

是啊,除非李亨尽收功绩,使天下定归于一,诸王将帅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