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韦映儿眼巴巴地望着他:“……哎,这下一来,你可有三个了,想好选谁了没?你若不要彧哥,一定要早告诉我。”

冯逸失笑:”真没有,我骗你干什么。外面乱得一团糟,谁还想这些。”

韦映儿双目盈盈地:“真不骗我?”

冯逸道:”我说了你又不信……”

“信了信了!”韦映儿喜上眉梢,”那后日七夕,我照样能送东西给他了?”

冯逸默默一算,可不是七月初!六月十三弃的长安,今是七月初五,已足过了二十二日。太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原州地荒人少,并不是足够厉兵秣马的后方,偏安在此,到哪天才能收回长安?

他这么一走神,便将韦映儿的话漏了大半,待反应过来时,却见那小丫头仍陷在畅想中,便也不舍得打断,笑意盎然地听她说了半晌,才问出了一个他心中盘桓多日的疑惑:“肖师兄年轻有为,皮囊又生得上上,怎的没有成亲?算来也该……呃,该多大了?”

”廿四。”韦映儿说。

原来是二十四,早五六年就该成亲了,有动作快的孩子都上家塾了。当年游街夸官时,他怎生逃过贵女去的?

用不着他问,韦映儿已顺道答了:“听闻从前在家乡订过亲,本该登科后成婚的,那家小姐却未等到花轿便因病去了。”

冯逸:”哦……”真可怜。

韦映儿凑过来小声说:“郡主好像也喜欢他。”

冯逸是见过的,嗯了一声。

”又是一个。”韦映儿悻悻道,“可郡主是个好人,我生气不起来。”

冯逸同样悻悻道:”又是一个。”

韦映儿走后,冯逸顿时又变得无所事事,反倒想起肖彧那个未过门就去了的媳妇儿,不晓得二人在五六年前是个什么情状,是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就没见过面,还是在云梦泽的碧波春雨里谈过情说过爱?想起那日肖彧对他说起的鸬鹚,脑中便好似有一副水阔云低千里凌波的场景,江心一叶浮舟,篷前朦胧两道人影,舷外碎叶顺流而下,一曲横笛散入天地山川中去。

他这么想着,再次心生悻悻。

酉时,肖彧回来了。

冯逸想起外面的传言,便不肯再倚在床头让他喂了,行动缓慢地要爬起来,肖彧扶着他胳膊:“能下地了?”冯逸缓了缓气,笑道:”再躺床上,别人还道我瘫痪了。”冯逸挪到饭桌前坐下,肖彧捡了件外袍扔给他,端来饭菜。冯逸吃了几口,忍不住看他,肖彧问:“怎么?”

冯逸抿了抿嘴,说:”肖郎,你怎的不成亲……”

肖彧筷子一顿,微诧地看他一眼。

“我瞧喜欢你的姑娘挺多,”冯逸垂着眼皮继续道,”韦映儿,还有郡主,光我知道的就有两个……”还是说你对那位病故的未婚妻念念不忘?

肖彧好笑道:“你自己娶了妻,就管起三姑六婆的事了?”

冯逸刚想回嘴,脑内忽一道念头闪过,紧接着喉头一梗,要说的话被生吞入腹,神色惊疑不定。

肖彧见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