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2 / 2)

加入书签

冯逸笑嘻嘻道:“难道不是?”

是夜霜月西升,长安高楼瓦屋红绿相间,花灯多如繁星。

雪化了好几日,河面薄冰消融,月华倾泻其上,当中横亘一座朱雀石桥,三两画舫从桥下旖旎而来,舫檐四角挂着的灯笼在轻风中微微摇曳,煌煌灯光映出舫内人的恍惚身影,水面被破出一道道涟漪,倒有了些扬州二十四桥下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意思。为首的舫上有个年轻人坐在船头吹笛,身旁立着一位撵着彩灯的姑娘,挽个慵懒的美人髻,纤腰欲折。

冯逸趴在栏杆上看了一会儿,对杨沐道:”过来。”

杨沐附耳过去,冯逸这样那样地一说,杨沐失笑:“你这么……”

冯逸催促他:”快,船要走了!”

杨沐便捡了颗石子,在指上轻轻一弹。

那画舫上美人手中的彩灯突然熄灭,那美人一惊,转过臻首四处望了望,顺势倚到了那年轻人怀里去。冯逸吹了个口哨,一旁有不少看热闹的,跟着他后面笑,口哨争先恐后地响了起来,那姑娘羞怯地将头埋地更深,那年轻人趁机抱紧了她,冲岸边点头微笑。

冯逸笑道:“瞧见没,我这是成人之美。”

杨沐忍俊不禁:”太淘气了。”

冯逸觑他一眼:“说得跟我爹似的。”

几排花灯顺着水向悠悠漂远,灯火在远方散成星星点点。寒风乍起,灯花啪地炸开,流光乍现,冯逸双眸中便倏然璀璨,好似有流星划过。他年后刚刚及冠,除却当班时戴官帽,平日仍习惯只用一支玉簪束发,此刻被河面卷来的寒风一吹,便有几缕散落下来。杨沐伸手给他别到耳后去,冯逸感觉出来,转过身朝他微微一笑。

杨沐心中一动,拉着他的手下桥去。大小摊铺沿着护城河摆成了一个圈,多卖香粉钗饰或风筝面人,大抵皆知女人和小孩才是购买欲最强的两类。而多金的士子以携美同游为荣,总免不了买些杂物应景,商贩们的生意因此很是不错。冯逸晃晃悠悠地拖后腿,任杨沐拽着自己走了几个摊,忍不住扶额道:”将军,你是想送我香粉么?”杨沐停下脚步,耳尖发红地转过身:“我不知你喜欢什么……”

冯逸摸着下巴好好想了想,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摇了摇头。

杨沐便又扯着他走,看了好几个小摊,最后在一处卖玩偶的停下,指着一只小孩儿玩的花布老虎问:”这怎么卖?”

冯逸好笑道:“送我这个?”

杨沐已付了钱,将那布老虎朝他怀里一塞:”拿着。”

冯逸笑着摇了摇头,真就拿在了手里,杨沐两只耳朵全红了,问他:“喜欢么?”

冯逸点了点头:”我也送你个东西。”

拐角处支着个字画摊,没多少人光顾,摊主倒也乐得清闲,板凳坐地歪歪斜斜,朝桥墩儿上一倚,眯着眼到处瞅。冯逸走过去。

“买字?”摊主并不十分热情。

”看看。”冯逸说。

杨沐拍了拍他的肩,朝远处努了努嘴。冯逸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挂满彩灯的树下一男一女正站着说话,男子温文尔雅双目清亮,正是颜清臣,那姑娘明艳动人,灯光照得她粉面桃腮,却是杜宛秋。冯逸笑道:“有意思了。”

”自用还是送人?”摊主扯了扯袖子,“写字的话这儿有浣花笺,‘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嘿,可不就说的它。”

冯逸回过神,拈起他说的浣花笺看了看,那笺色若胭脂花纹鲜丽,近了还有浓郁花香。冯逸笑着指了指杨沐:”送他,不是送姑娘。”

摊主嘿了一声:“送男子!那您要扇面儿不?正宗的竹骨苏扇,面儿上糊的白纸绢。”

冯逸拿起一柄白扇在手里转了转,那摊主即刻说:”好眼光,白纸苏扇最称笔墨,可不比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