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1 / 2)
别怕,我爹对才士都挺客气。”
冯逸摊了摊手:“我还不知道太子找我干嘛。”
郡主笑道:”他就在前面,你去吧。对了,文若近来可有消息?”
冯逸说:“没,不过年末总会有信的。”
郡主点点头,摇了摇手中的木芙蓉,带着一众侍女袅袅离去。
带路的仆从停下脚步,在前方做了一个请的姿态:”太子殿下就在前面,冯大人请。”
穿过月门,目光跃过几株高大花木,便见一方池塘,池中央堆着几块湖石。清爽的风从池面吹过,水映着天,满池锦鲤便似在云端游曳。李亨左手执着竹竿,右手漫不经心地拈着鱼食,一身燕服盘坐在这小方天地间,望着一池锦鲤搅起微澜出神。他神色安逸,完全看不出不久前刚跟恒王吵了一架。
冯逸躬身道:“殿下。”
李亨回过神,随意道:”来啦。”
冯逸笑道:“惊了殿下的鱼。”
李亨摆了摆手:”无妨,反正也没有钓到。这些鱼各个都似成精了!”将鱼竿提起来,收了线放到一旁,仍旧盘腿坐在池边,抬手一邀:“随便坐。”并没有坐榻,可见这”随便坐”,当真是要随便坐了。
冯逸一撩衣摆,席地跪坐在他对面。
李亨笑道:“探花郎,又见面了。”
冯逸欠身道:”逸出身末流,虽得功名亦觉忐忑,一直未敢叨扰殿下。”
李亨打量着他:“眉宇间颇见飞扬色,可知心中意气正盛,未有忐忑。”
冯逸忍不住笑道:”太子英明。”
李亨点了点头:“冯子昂,你有锐气也有胆量,大祁安逸得太久,须要你这样的人。”
这话之前殿试的时候太子就说过,冯逸有印象,心中暗自叨咕,莫非是太子先前也在太学偷偷听众人议论,因而旧话重提又夸他言辞犀利?
李亨开门见山道:”我要你进御史台。”
冯逸被他冷不丁一惊,一下子愣住了。无论是肖彧还是郁鸿雪,都在叫他要看清朝中情势,不可轻易站队,却又不可不站队,而李亨这话无疑是想招募他,那么,于他而言,太子究竟是不是一株良木?
李亨见他沉吟,微微笑了笑,并不出言催促。冯逸见他如此状貌,忽然想起李亨于太子位上一坐就是十六年,即便天宝五年那般的纷争都没能动摇他东宫的位置,这必然是有理由的,此前寥寥几次相见,自己只见到他于老皇帝面前的谨慎模样,实在是小觑其人!但看此刻的李亨,哪有一丝一毫地战战兢兢?冯逸突然强烈地感觉到,太子毕竟是太子,只要他在位一天,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雏龙、储君、天命之所系。
那么,就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太子因何会看上他?冯逸回忆与李亨仅有的几次会面,第一次是殿试,李亨赞他锐气问他家世,第二次是恩荣宴,李亨举止冷淡并未与新科进士交流,后几次是他当起居郎时侍奉于朝会,太子一贯地谨言慎行,最近一回便是今日医国之论,几乎是刚论完藩镇,自己就被请了过来。李亨的态度是否与藩镇之言有关?冯逸一想,有可能。“藩镇”论的虽是十镇,然而明眼人都知道,矛头实则直指范阳平卢节度,毕竟陇右的哥舒翰已告病于长安将养。那姓安的胖子被人说谋反不是一天两天了,前几日恰又有从范阳搜出的龙袍玉玺为证,他若真反,最恨的当有三人:皇帝、右相、太子,一个坐江山的,一个从来不对付的,还有一个等着继承的。自己忍不住插的那一嘴,也许正叫太子合了眼缘?可是观当时李亨和恒王的样子,似乎两个人明面上又不对付。冯逸转念又想到,自己与杨沐交厚并未刻意瞒着旁人,稍微有心便可打听到,太子何为不担心他是杨钊的人?无数念头直转仿若电光石火,似乎处处都能说通,却又偏偏不能说透。
李亨一直在观察他,见他微有动容,便道:”冯子昂,你可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