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1 / 2)

加入书签

老小小人人都至少有一件用于保暖。

一些家境条件好的不仅给织毛衣,还织了毛裤、手套围巾,心灵手巧的妇女从王雪琴夫人那里学会了不少图案还能自己举一反三,一时间颇为时髦。

毛衣织好就放进衣橱里放着了,也就这入了冬才拿出来头回试穿,这不穿不知道,一穿吓一跳。

穿一件贴身的亵衣,这毛衣紧紧地贴在身上,不一会儿就觉得全身都暖和极了。

更何况现在还有棉衣当外套?

有老百姓穿在身上还戏称,这得热出痱子来。

以往他们过冬,只觉得穿了一件又一件还是冷得瑟瑟发抖,现在穿三件就差不多了,干起活儿来还得汗湿衣裳,回家得被媳妇儿训。

有了毛衣棉衣,这个冬天他们日子好过啦。妇女们极会举一反三,知道棉花能制棉衣后,还制了棉鞋,外面由毛线织成,也不怕生冻疮了。

也就他们蜀州的老百姓能这么享福了,听说外面正水深火热当中,也不知仙人们下一步要打到哪里去,是那云州还是荆州?

“定然是荆州,这可是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不取这里取云州那不毛之地?”街头巷尾有老百姓吃了饭闲聊,仗着自己有些学识就吹嘘,好在蜀州也不管这些,言论相对自由。

旁侧那人不服:“云州有棉花,气温高呢,而且又离咱们近,怎么就不可能是云州?”

“按我估计也是荆州吧。”有书生从学校出来吃豆花儿,也笑着搭腔。

-

晚膳过后

爷爷的书房开着空调,赵曦只需穿着一件单薄的秋衣就足够了,一侧的台灯明亮,落出她的影子来,她看着手里这份竹纸若有所思。

竹纸之上写满了连笔的文字,字迹洒脱,显然是一气呵成。

这是统考第一名的陶思礼近日呈上来的奏疏,此人确实不负统考第一极有才气,让她扎根蜀州,南抚蛮夷,大力培养水军以图荆州,并时刻注意朝廷与匈奴之争,他推测今冬天启国朝定要南迁云云,洋洋洒洒写了一整张竹纸。

赵曦觉得陶思礼的话不假,冬天是个极其难熬的日子,一旦匈奴活不下去势必又要抢,天启朝本就岌岌可危,南迁极为可能。

自谢公公那里得来的消息,估摸是南迁国都至江南之地。

赵曦目光移到一旁的地图上,这要是顺长江水下去,几乎就是在痛打落水狗!天启朝绝对难以招架。

水军,安排。

赵旭这些日子已把巴水郡的将士整军成水军,又在大力造船,一旦蒸汽机真的不再只是实验而能投入使用,那么这就好打了。

赵曦把文章递给陈衡李孝知他们传阅,陈衡看得大赞陶先生大才也。

赵曦一只手慢条斯理地点着桌案,沉思片刻抬眸,果断道:“安排一拨人成立情报局,直接归属于我。”

这么久了,他们对外界的消息一直不如世家来得快,现在是时候成立情报局了。

情报局的人不用太优秀,不需要太好的家世更不需要出众的脸庞,最好是那种放在人群里都注意不到的“普通人”,但脑子得灵活好用,还得忠心。

这种人在三教九流之人中挑选。

蜀州起初本就穷,路上有的是无家可归的乞丐,而就在一年多前初次掌权整个桃源郡时就秘密建了不少福利院收养无家可归的孩童,情报局之人还是得从小培养忠诚于他们的思想最好。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ù?????n???????????????c?????则?为?山?寨?佔?点

现在也是时候启用这些秘密人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