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1 / 2)

加入书签

……

段伯安从狱房出来, 刚进衙堂,便听见门边传来调侃的声音:“哎哟, 你怎么好端端出来了,你老子没解裤腰带抽你?”

冷眼瞧去,只见萧还慎翘着二郎腿、往后歪歪地靠在椅背上,一副疲懒模样。

他抬脚踹过去。

萧还慎闪得快, 人没事、身后的椅子倒是“哐当”被踹倒了。

段伯安一击未成,也没打算追击,收回脚,望向衙堂最里头、正悠闲煮茶的人。

“副使,接下来要做什么?”

“局已经布好了,接下来,自然是要收网。”

隋意执起瓷盏,啖了口热茶。

躲到墙角的萧还慎适时插话:“从哪里开始收?”

“萧佥事这么聪明,难道猜不出来?”

“……说老实话。”

萧还慎满脸牙酸的神色。

“我真的很讨厌你这种说话兜圈子的人。做人简单一点不好吗?”

隋意不咸不淡道:“自己蠢笨,作何怨怪他人?”

萧还慎喉咙卡了卡,好奇发问:“你在家里,也是这么同陆姑娘说话的吗?她怎么看上你的?”

“砰”地一声轻响。

茶盏搁在了桌案上。

“姓萧的。”

“好好,行,我知道了。我过几日就动身去通州。”

……

赵京城断断续续地下了两个月的雪,段业案也被大赵百姓热议了两个月。

临近新年,诸王赴京觐见,还有各方来朝的使臣,数不清的口音混杂在京都的空气中,更添了几分热闹。

腊月廿三,榆林巷陆隋两家一同吃了顿小年饭。

w?a?n?g?址?发?布?Y?e?í????ù???e?n?②?〇????⑤?????o??

是夜,长桌上热气腾腾,珍馐玉食铺了满案,瓜果酒水间布其中,香气四溢。

主座的隋老太太很是开怀,一一扫过座上众人,乐呵呵道:“这家里头,倒是许久都没有这般热闹过了。”

陆夫人笑道:“我家又何尝不是?您老人家要是不嫌弃,明年我们还要来叨扰的。”

“不嫌弃、不嫌弃,怎么会嫌弃呢?你屋里的姑娘养得这么好,我老婆子可太喜欢了,见着她我就心情好。”

默默吃菜的陆宜祯被这话呛到了,咳了几声。

一旁的隋意忙倒了杯水、给她递去,低声笑道:“祯儿妹妹脸皮这么薄,以后可怎么办?”

这边的动静不大不小,奈何隋老太太耳朵尖,当即笑眯眯地望了过来。

陆小姑娘的耳根更红,一面咳着、一面端水侧过了脸。

好在老太太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对隋意说道:“我记得,你那个奉山来的同窗、唤作‘萧还慎’的,与你一道在典察司上值,他在京城举目无亲,你过年的时候、也把他请到府里头来罢。”

“祖母,不必了。月前奉山那位老先生得了场病,萧兄已经打马回通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