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1 / 2)

加入书签

肩的家人,齐齐露着白惨惨的牙齿,对着江舫展开幸福的笑容。

他想到了那十三盒印着教会logo的火柴,想到他如此频繁地造访

面对着这样一副和美的亲子绘图,江舫目不转睛道:“这个家有一个父亲,两个孩子。但是,女主人是一直不在的吧?”

与此同时,次卧里的沈洁和瘦猴他们也在研究网页内容。

“这他妈不扯犊子呢吗。”

听完沈洁的简单概括,瘦猴忍不住骂道:“还耶路·撒冷,这狗屁教主能说出耶路·撒冷在北美洲还是欧洲就算他牛逼。”

健身教练也很是赞同:“这些信教信上头了的都是疯子。”

“我以前去街上发我们健身房传单的时候,也有个老太拦着我,死活要跟我聊聊,让我入她的什么教。”健身教练接着说,“我没听她的,说我坚定信仰人民币,你给我人民币我就信。结果她骂我是个熊瞎子精,死后会遭报应的。”

沈洁没有接他们的话。

她紧盯着网页上一段话,遍体生寒。

“子是父母的骨、血、肉。”

“子有父母引领,方降于世,父母于子有圣恩大德,可支配其身,此乃天之公理。”

“羔羊反哺,乌鸦反哺,圣子引路,凡有至孝子引路,心至诚时,单魂去,双人归。神力将赐亡者与孝者福音,复生于世,有如耶稣再临。”

这句话的本意,站在撰写教义的人的利益上,其实很好理解。

能上“基·督神功门”这种低级恶当的,多是心灵脆弱、轻信盲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中老年人群尤甚。

所以他们才鼓吹,子女是爹生父母养的,没有权利管父母如何花钱。

这样一来,教内如何巧立名目、征拿钱财,都成了父母天赋的自由。

子女要是过问,就是不孝,就是辜负了“圣恩大德”。

而如果想要亲人复生,就得要一个“孝子”在前招魂“引路”。

倘若信徒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肯,那“复生”自然是无法完成的。

就算信徒真有这么一个“孝子”,信徒也为了达到“复生”的标准散尽家财,即使最终没有成功“复生”,教会方也可以轻轻松松把责任推到“心不诚”的子女身上。

这本来应该是一桩包赚不赔、怎么解释都是对教会有利有理的好买卖。

想到下水道的那绺连着头皮的头发,沈洁握着鼠标的掌心全汗湿了。

……假如,这家的男主人按照着教义,这样做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熊瞎子精素材取材自作者亲身经历qwq

以及今天是因为自己很强而骑士病发作的南舟w

第26章 、小明的日常(十三)

下水道里的长发。

墙后的涂鸦。

消失的姐姐。

打着“复生”旗号的邪门教义……

零零散散的线索拼凑起来, 都指向一个最可悲的结局——

早在看到壁纸后的全家福涂鸦时,沈洁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她有孩子,所以她知道, 大多数孩子在画画时,追求的不是完全的写实。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ǐ????μ?????n????????????????o???则?为?山?寨?站?点

孩子写照的,往往是他理想中的画面。

但他的画作里,只有爸爸和年轻的姐姐。

没有母亲。

儿童房里的“立方舟”队,也已经停止讨论, 熄了灯。

他们还要让江舫完成今夜的任务。

李银航很自觉地趴在桌子上睡去了。

南舟则躺在地铺上,借着小夜灯斑驳的光芒,看向了墙头那幅温情而略显畸形的涂鸦。

他从小画画,当过美术老师,同样知道小孩子的绘画喜好。

小明的画很可能根本对母亲没有印象,也没有什么向往。

他的母亲, 或许是在他有记忆前就去世了。

在他小小的世界里, 只有父亲和姐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