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3(1 / 2)

加入书签

要先紧着男人孩子,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好些妇女们的头一个选择可不就是给自己做件新衣裳吗?

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布,还有人买了平时舍不得买的红糖、头巾。夏菊花则给家里每个人买了双雨靴,买的时候自己都有点儿想笑:

明知道开春后没啥雨,还买雨靴,真是占便宜没够——雨靴因为不当季,也堆在了“处理品”仓库里,价格比平时每双便宜五毛钱,还不要票。这东西放个一年不会坏,下次还不知道啥时候能碰着这么便宜的,夏菊花自然要买。

她一挑雨靴,平安庄的妇女们人人都觉得雨靴就是必备品,都想挑一双,最后愣把仓库里的雨靴包圆了,把供销社的保管员都吓着了:说是一双便宜五毛钱,可一双雨靴也要两块七毛钱,什么时候农村妇女这么有钱了?

本想借吃饭的时候探一下妇女们口风的夏菊花,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今天足足来了二十几个妇女,国营饭店一张小桌子根本坐不下,足足坐满了四张桌子,还怎么说?

说不成正事儿,那就吃吧。都是过日子的人,谁也不肯让夏菊花一个人掏钱,最后是夏菊花把齐卫东给的粮票都花了,钱由大家自己掏。

也没吃什么好的,每人一碗蛋花汤,再来上两个肉包子,已经足够让妇女们感叹好吃,跟来的姑娘们回家想好了向小姐妹们炫耀的词语。

看着如此容易满足的妇女们,夏菊花恨不得自己能天天带着她们来县城里闲逛,天天吃上肉包子喝上蛋花汤。

可是得有钱,还得有粮票。

于是大家发现,回平安庄的路上队长是沉默的。她的沉默,带动得相互比较着买来东西的妇女们,也跟着沉默起来。薛技术员不时侧脸看看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夏菊花,想知道是不是自己接人接晚了,让夏菊花不高兴了。

夏菊花是在想着,如果真让平安庄的男人们漏粉儿挣加工费,一斤红薯管齐小叔要多少钱合适。

第75章

“五斤红薯挣一斤半,按一斤红薯四分算的话是六分。”五爷敲打着自己的烟袋锅子,帐头算的很明白:“合下来一斤咋也得要一分五,要不大家怕是不愿意干。”

陈秋生觉得要的有点儿多:“粮站收公粮都是三分,哪儿有四分的价儿。”

五爷不愿意了:“啥三分,黑市上志双他们打听的还是八分钱一斤呢。就算量大能讲到七分,咱们还要的少了呢。”

“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大家还干不干得动的问题。”夏菊花心累的不行。

五爷却觉得这就不叫事:“有啥干不动的,大男人还怕干点儿活?”能挣现钱的活儿,不抢破头都是好的,还用担心没人干?

“实在不行,让大喜他们叫自己小舅子过来帮忙。”

“五爷,”夏菊花被老头儿的心气给吓着了:“把大喜他们的小舅子叫来,咋跟人说咱们生产队漏了这么长时间的粉,家家菜窖里还有这么老些红薯?”

钱想挣,人也不能累狠了,夏菊花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向了薛技术员:几天来的使用证明,绞浆机是有用的好东西,要是多来上几台,大家排队的时间短一点儿的话,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和人力。

临危受命的薛技术员:夏队长,我一次次开着拖拉机拉着东西往平安庄跑,你就不怕被人发现不正常吗?

心里有了齐小叔做靠山的夏菊花,完全把对红小队的恐惧抛到了脑后——刘志双那天进城里找过齐卫东之后,哪怕过年的日子一天近似一天,红小队也没来人通知平安庄把孙氏几人接回来,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