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 / 2)

加入书签

。”

“大人,这是俺们自己腌制的……”

每次木父和之前救灾的同仁出门时,总会遇到一些热情的百姓把家里自己种的或者是腌制的食物塞到他们的手里,虽然只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却也是代表着他们最质朴的心意。

木父等人是说了好几次,表示不收,就有百姓把东西偷偷放到县衙门口,无奈之下,木父索性就在县衙旁边搭建了一个粥棚,用这些老百姓送来的东西每天熬些粥给无家可归的乞丐。

也算得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也正是如此,江南的百姓才会如此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木大人,信任木父,让木父之后做的一套预水患的布置,能够顺利下去。

木父做的事情,就连京城里的人都有所耳闻,木家人收到木父送回来的家书后,虽然惋惜不能一家团聚过春节,但是也为木父感到开心,对有着提携之恩的昭阳公主更是充满了感激。

如果没有昭阳公主的举荐,又有何人知道木父在治水方面竟然有如此的才华?

和家书一起送进京城皇宫的,还有木父的年底总结报告。

这其实也是林国的传统,每年年底,地方官员都要写一份一年的总结报告,历数一年里自己的政绩和地方上发生的一切大事送到京城里。

一方面是更方便明耀帝掌控各地,另外一方面则是用于存档。

任命的圣旨送过去时已经是年末,木父的总结报告加紧送来也是姗姗来迟,眼看着就要到元宵佳节。

明耀帝其实有些惊讶于木父在江南做的事情,能够这么快治理好水患,又妥帖地安置好灾民,有条不紊地把控好全局,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旁边的林蓁蓁一眼就看出了明耀帝眼底的满意,“父皇,女儿这位伯乐当得如何?”

明耀帝拿起朱砂笔,在上面披上“已阅”二字,笑道,“可谓是慧眼识珠,颇有父皇当年的风范。”

明耀帝说着,把批阅过的折子放到李全手里,让他送去放好,“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又有什么事情找父皇帮忙?”

林蓁蓁吃了一口明耀帝桌上的糕点,说话有些含糊不清,“儿臣表现得这么明显?”

明耀帝怕林蓁蓁吃太快噎到,倒了一杯茶递过去,“慢点吃,别噎着。”然后继续说道,“小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寡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明耀帝好笑道,“为了奖励你这位‘伯乐’,说吧,有事情要我帮忙?”

林蓁蓁也只是看明耀帝手边的糕点样式独特,才吃了一口,喝茶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女儿这不是要开个小铺子,缺少位书法大家写匾额,天底下谁还能够父和皇您的字相比。”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ē?n?2??????5??????o???则?为????寨?站?点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即使明耀帝知道林蓁蓁只是说些好听的话哄自己,但是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女儿,明耀帝还是听得身心舒畅,示意李全准备笔墨纸砚,“可要盖个印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