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1 / 2)
不过被安排在了第一排的位置上,左边是常年缺席的十一阿哥,右边是连话都说不太清楚、就蒙语说得好的十二阿哥。
后面是堂兄弟六个,在后面是堂兄弟八个。
还有不少哈哈珠子残差不齐的坐着,反正人是不少,大小不一样。
《论语》么,全文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法喀大概是真的是个满族里少有的读书人,有点酸腐的意思,抱著书就跟抱着个宝贝似的,哪怕是一本很普通的《论语》他也十分郑重。
开篇就是“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让大家读一百二十遍!
小十四顿时就蒙圈了!
这就要读一百二十遍?
其他人都在读,就这么几句话而已。
还有,这是什么书?
竖版,他知道,古代的书籍都是这么写的,但是,为毛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要学生自己“断句”!
擦!
他六岁,不是六十岁的老学究,这就要他自己断句?
怪不得那家伙一口气读下来,连个停顿的地方都没有。
合着这时候没标点符号,《三字经》是三个字三个字的分开读,《百家姓》则是四个字四个字的那样读,还有《千字文》也是四个字一押韵。
这是启蒙教育类书籍,简单易懂,一学就会。
可真正上了学,学正经东西,是不会有现成的断句的,都是各学各的,断句同样如此,像是他们这样的小孩子,就需要老师来教导,一般的都是老师如何教导他们就如何办,但是皇子阿哥们的教育问题不能这么干,于是法喀就来了这么一招,一口气读完!
怎么断句,怎么理解,先让孩子们自己看着办。
等他们读完一百二十遍,也晕头涨脑了,然后开始写。
一百二十遍,同样是一百二十遍的写,小十四咬牙,忍了,就当练字儿了。
写完这一百二十遍……好了,休息时间到了。
法喀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群孩子哀嚎。
先生可是走了!
这个时候,小瓶子就带人进来了,给阿哥爷跟小主子们(即哈哈珠子们),端来了点心,奶水和小吃。
别误会,点心是豆面饽饽,红豆糕,豌豆黄跟枣花酥。
奶水则是热牛奶,蒙古奶茶两样,但是小十四跟小十三喝的就是热牛奶。
小吃则是鸡蛋卷跟猪肉脯,这是德妃跟敏嫔为俩孩子准备的东西,让人带来十份。
八个哈哈珠子,跟两个小阿哥都有份儿,另外,两位小阿哥还多了一份原味锅巴和江米条。
这就体现出皇子跟伴读的区别了。
不过一群小孩子在一起也没太认真的区分阶级,小十三还问他大表哥,家里的猪肉脯都有什么口味的?
小十四则是喝了热牛奶,就趴在桌子上要睡个觉了,中午了好么!
他的东西都是带来的,薄被叠一下就是个抱枕,他人又小,趴在桌子上睡正好。
只是他的哈哈珠子们怕他睡着滚落下去,立刻就站在了桌子四周,起码他滚着滚着,掉不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