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1 / 2)

加入书签

“哥,好看!”

“是画好看,还是人好看?”德妃也过来了,怕两个小的惹事,不过在她看来,这位乌拉那拉氏的姑娘,倒是个稳重人。

“都好看!”小十四笑的可天真可爱了:“哥,你给画上提个诗就更好了。”

“对,题诗!”小十三支持小十四。

德妃也看向了四阿哥,要是四阿哥满意,自然就会题诗在上头,要是他觉得不好,那就会拒绝。

伊尔哈不懂这里的蹊跷,但是隐约觉得,大概是跟自己有关系。

也不由得低头,屏息静气,她在来永和宫的时候,不少秀女都羡慕的看着她。

虽然是家里的嫡幼女,但是她对自己的婚事,还是很在意的,能当皇子福晋,自然是比当旁的人正妻,要显赫尊贵很多。

四阿哥提笔写了一首小诗上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小十四把这首诗给念了出来,他哥的字写得端端正正,幸好不是让人看不清楚的飞白,而是楷体。

“你知道这是谁的诗吗?”四阿哥放下笔,问自己的亲弟弟。

“知道。”小十四还真知道,摇头晃脑的道:“宋代人郑思肖的《寒菊》,是借寒菊言志,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

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话说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虽然很有思想内涵,但是大哥,这个跟你相亲有啥关系?

这种时候不该越浪漫越好的吗?

第一次见面,你就对未来的妻子,上纲上线,将来过日子,恐怕也是正儿八经多过甜言蜜语吧?

可是伊尔哈却觉得不错,当然,德妃更是高兴:“我儿好志气,皇子就该如此。”

然后就派大姑姑把人送了回去,临走的时候,伊尔哈还是礼节周全的跟人告别出去。

然后德妃就当着两个小孩子的面前,直接跟四阿哥摊牌了:“你看乌拉那拉氏怎么样?”

“挺规矩的一个人。”这是四阿哥的第一个印象。

乌拉那拉氏的确是个很规矩的秀女,他还记得稍微靠近那女孩子的时候,闻到的一缕馨香。

淡淡的,并不熏人。

但一直萦绕在鼻尖。

“这就是你皇阿玛,给你定下的嫡福晋,她的阿玛是谁,你知道的吧?虽然乌拉那拉氏不是满族大姓,但也是人才辈出的一家。”德妃的消息很灵通,且在康熙帝看好了人之后,她就派人去调查过了:“她是家中嫡幼女,且家里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很出息,大哥更是在丰台大营那里担任把总,最小的弟弟也是以好学出名,听说明后年就要考童生试了。”

这一家子文武全才说不上,但是的确是文武都有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