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2 / 2)
光新元年死了太多太多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活着的时候也都大权在握、煊赫一时。但就如同午门之外的血迹终被那场格外厚重的大雪掩埋,他们的名字也都在死后被渐渐消磨。
如今提起来,众人大抵也只能记起作为“恶首”的霍丞相。
柴诸万万没想到,这位被罗列了二十多条罪责、作为新帝试刀伊始的霍丞相……竟然连“灭族”都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
柴诸:……
这待遇是不是有点没排面?
第43章 、权佞13
也不怪柴诸疑惑。
在这个宗族血缘关系盘根错节的时代, 赵璟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局势,确实选了最干脆的做法——连坐。
涉事官员一应家眷亲族,尽皆流放。
这其中或许真有无辜, 但是赵璟是个“帝王”,并非“圣人”,他救不下每一个人。
……他甚至救不下自己想救的人。
*
楚路其实不太确定当年赵璟有没有发现那些隐藏之事。那孩子毕竟是受世界意识眷顾的天命之子,如果真的动了心思探寻所谓“真相”, 很难瞒住他。
但楚路更倾向于“没有”, 当年毕竟两人早已决裂。那时候赵璟也处境艰难,保住自身已经非常艰难了,很难再分出心神来查他。
但后来他特意亲自送到牢里那封明显有猫腻的圣旨,还有那句没头没尾的疑问, 又让楚路不是那么确定了。
那确实是一位愿意念及旧情的孩子, 但他同时也不缺乏一位帝王应当具备的品质。
这样的孩子,真的会为那一点师恩旧情做到这种地步吗?
楚路并不肯定。
但事情进展到那个地步, 无论知与不知,都没什么所谓了。
作为佞臣的霍路,结局早已经是注定了的。
谁都没有退路。
就私心而言, 楚路更希望赵璟什么都不知道。
那个前半生不曾被命运善待的孩子, 不当背负如此沉重的负担开启他的新生。
但倘若是后者, 或许亦不是什么坏事。
……算是他这个不称职的老师,教给他的最后一课吧。
*
而赵璟确实学会了。
那是年轻的帝王登上帝位后, 被迫学会的第一件事。
——“取舍”。
这一课实在太痛太深、让他鲜血淋漓、彻夜无寐。
那个孤独悬挂在最高处的位置,终于露出了它冰冷又残酷的一角, 触到这份真实的赵璟早已退无可退。
*
柴诸对于楚路的解释将信将疑,但是又觉得对方实在没有拿这个开玩笑的道理,这才勉强增了几分信任, 但是仍旧一夜辗转反侧,就怕大半夜的有官兵上门堵人。
好在他担心的事没发生,一整夜都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奇怪的声响。
不过,硬生生地睁着眼过了大半夜的柴诸第二日无可避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