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2 / 2)

加入书签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转眼就到了该走的日子。大家是真不愿意离开,到了临走那一日元宝抱着李氏哭的差点背过气去。

这孩子长大后还是第一次这么哭,看得旁边人都跟着落泪。

李氏怕孩子哭坏了身子,强忍住离别的悲伤道:“好孩子,你到了鄯州给祖母写信回来,祖母也会给你回信,到时祖母看你写的字有没有长进好不好?”

元宝抽噎着点头,“好,那祖母一定不要忘了。”

“不会忘的,好孩子别哭了,眼睛都哭红了。”

陈容将手里的包裹拿过来递给王瑛,“这几天我和秋儿紧赶慢赶做了几身衣裳,里面有两件是穗儿的,有一件是晴儿的,还有一件是给你的。”

“怎么还给我做了一件,我衣裳够穿。”

陈容握着王瑛的手拍了拍,“三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唯有这针线活还算凑合,你别嫌弃就好。”

“看您说的什么话。”

陈容抹了把眼角,“路上慢慢走别着急,到了地方给我们写信回来,好让大伙都放心。”

王瑛哽咽的点头,“哎,知道了。”

陈青岩则拉着小弟嘱咐,“我不在的日子家里就靠你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少让娘跟着操心,有什么事拿不了主意就跟你姐夫和哥夫商量着来。”

“嗯,我省的。”

“那我们就走了。”

陈青松鼻子有点发酸,勉强扯起嘴角摆了摆手,“一路顺风!”

三人登上马车,车轮滚滚向前,王瑛看着站在原地的亲人们越来越远,拐过胡同就看不见了,难受的他抱紧儿子,陈青岩揽住父子二人,拍着他们肩膀安抚。

等马车走远李氏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旁人怕她哭病了身子,连忙扶着人进了屋。

这次从冀州出发不再是两辆马车,而是跟着脚行的车队一起走的,同行的除了陈驹和陈占东,还有黄家的两个小子。

几年时间他们已经从孩童长成挺拔的小伙子,还学了一身功夫,这次过来王瑛特地让二顺把两人叫过来询问,要不要跟随他们一起去鄯州。

二人立马跪地磕头应下,当初东家救了他们兄弟的命,如今也到了该回报的时候,两人辞别了武行的干爹,黄百贯将自己和弟弟攒的钱全都留给了他,便跟着王瑛他们一起启程了。

从冀州到鄯州大概一千八百多里地,除了陆路还有水陆,路上不耽搁的话一个半月左右就能到。

不过这么远的路难免会耽搁几日,十月底能到就是好事。

路上王瑛怕元宝难受,早早就带着他进了试验田里,父子俩一个安安静静的看书,一个记录培育数据写下一本书。

中途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陈青岩带着儿子四处瞧瞧看看,西北这边的地貌跟冀州不同,走过平原这边全都是连绵的大山。此时恰逢秋季,天高云淡,山上树叶随着气候变换五彩斑斓甚是好看,可谓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过如此了。

元宝也逐渐忘却悲伤,对即将要去的鄯州升出许多向往。

车队里负责带路的老把头去过好几次鄯州,他便拿着自己的零嘴跑去求老爷爷给他讲鄯州的事。

那老爷子脾气不错,笑呵呵的收下他的咸肉干,慢慢讲起来。

“说起这鄯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