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1 / 2)
体不好便早早都辍学接管家业了,后头的二弟陈表和四弟陈靖都念了书。
陈表也考了童生,只不过不想继续念,陈靖考中进士做了官。
王瑛心道:想来陈家是有读书基因的,不然也不会接二连三的出读书的苗子。
“青淮考的怎么样?一直没问他的消息,他们回鄯州后还好吗?”
陈青岩道:“二弟这次考了二甲第七名,也入了翰林是庶吉士。他们回到鄯州后一切都好,就是边关战事频繁,鄯州与之接壤,多多少少肯定收到一些影响,听他说来的时候四叔已经派了不少人去支援边关。”
陈容捂着胸口道:“你说好端端的就打起来了,这阵子咱们县城来了不少外地人,都是从边关逃难来的,在县里租房买房,房价都跟着涨起来了。”
李氏:“提起这个,前阵子阿瑛也在府城买了几间房子,恰好那些外地人过来的时候都租给了他们,赚了不少银子。”
“咱家王瑛是最有头脑的,既能赚钱又持家,没有他这个家都得散!”
王瑛被夸的耳根通红,“哪有三姑说的这么夸张,不过是两好凑一好,你们对我好,我也愿意对你们好。”
说话间曹坤和林秋从外面回来了,几个月不见曹坤居然叙起了胡子,看着比之前老了好几岁。
“大表哥,表弟,嫂子,大伯母。”他一一打了招呼后,拉着陈青岩道:“听说表哥考中了状元?”
陈青岩点点头。
“真厉害!这可是咱们县的第一个状元,估摸着待会儿县衙就得过来人。”前阵子县令找过曹坤,告诉他如果陈青岩回来一定要派人过去同知他一声,千万不能怠慢了状元郎。
陈青岩也愿意给自家亲戚沾光,“好,待会县令过来与他见一面。”
按照官级来算,他现在已经跟县令平级都是正七品,但是翰林院的编修可比县令金贵多了,县令一辈子也未必能升迁到京都,陈青岩考完科举就留在了京都。
好比那句话,有的人奋斗一辈子也到不了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聊了几句林秋道:“先去吃饭吧,吃完饭好好休息休息,赶了这么久的路都累了。”
“对对对,去吃饭。”陈容抱起小外孙一行人锁了大门朝城中的酒楼走去。
之前常去的那家酒楼关张了,今天去的是另一家新开的,老板是曹坤的朋友,一进来掌柜的便主动上前打了声招呼。
“曹兄弟,楼上给你们留了个大的雅间,饭菜都安排好了。”
曹坤凑到他身边耳语了几句,那人惊讶的瞪大眼睛,“等我把窖藏的酒给您送上一坛来!”
到了楼上大家依次坐下,酒过三巡曹坤主动询问起王瑛,“嫂子这几年在府城做生意,想问问铺面房租价格怎么样。”
王瑛道:“铺面的房租倒时涨的不多,你想去府城发展?”
“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如今脚行在县城已经发展到顶了,周边的活基本上都被我们包揽下来,想要继续发展可能就得往府城那边看一看了。”
其实曹坤早就有去府城发展的想法,他这人脑子很活泛,奈何之前伯母一家在府城还没立稳脚跟,他怕过去添麻烦。
如今表哥考中状元,表妹嫁入官宦人家,自家弟弟也与侯爷订下了婚约,再去府城发展可能更容易一些。
王瑛道:“来府城发展确实不错,不过府城也有几家脚行,前期招揽生意可能会困难一些。”
“那都是小事。”干他们这行的,哪个不是打出来的名气。
王瑛仔细琢磨了一下道:“你要真打算过去,这次回去我就帮你打听一下,脚行的位置不用太显眼在正和街找间铺面就行,那边商贾也多,接活也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