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1 / 2)
两三倍!
王瑛没卖房子,先试着往外租了几间,等后续价格升高再卖。
*
三月初三会试成绩出来。
今年天气不太好,清早就下起小雨,三人早早便举着伞朝礼部走去,春雨如织细细的浇洒在伞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
“不知道能不能考中。”刘昌邑内心有些忐忑,会试只取前一百五十名,按照自己之前乡试的成绩算,极有可能落榜。
陈青淮道:“别想那么多了,左右都已经考完了,不管结果如何都得接受不是。”
“对,我能考中举人就已经很厉害了,多少读书人一辈子也考不中呢。”
刘昌邑倒是知足常乐,他本来也没多大的理想抱负,自幼被家里宠着长大,唯一吃过的苦大概就是读书的苦。
会试落榜也无妨,回冀州让爹娘找关系安排个小官,守在娘子和孩子身边,过着平平淡淡小日子也不错。
今天来看榜的人不少,除了应届的举子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大家兴致勃勃等待张贴放榜。
辰时左右,负责张贴红榜的官员来了,大家伙自动分散开让官员进去贴榜。
随着红布缓缓垂下,陈青岩的瞳孔瞬间缩紧,第一名,黄远舟……第二名,冀州府陈青岩!
“大哥是第二名,你考了第二名!”陈青淮和刘昌邑激动的跳起来,惹得旁人侧目。
陈青岩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道:“知道了,你俩小点声。”
激动过后二人赶紧找自己的名字,陈青淮是正着找,刘昌邑则是倒着找,乡试没发挥好考了个吊车尾,以为自己会试就算考中排名也不会太高。
陈青淮在第十一名的位置找到自己,照比乡试的时候整整前进了十名!
可千万别小瞧这十名,如果殿试不拉胯基本上这个排名就不会变动了,只有考中一甲的前三名和二甲的前十名才能进翰林院。
翰林院又被称为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进了翰林院的人将来才有机会留在京都做官。
就拿四叔陈靖来说,当年他虽考中二甲但却并未入翰林,这些年在外辗转为官,哪怕政绩十分突出也没办法入京都。
陈靖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中进士留在京都,而陈青淮也不负所望这次终于考了个不错的成绩。
陈青淮喜极而泣,陈青岩拍着他的肩膀,“这次考的真不错,待会儿回去给四叔写封信告诉他们。”
“嗯。”
旁边的刘昌邑还没找到自己,他挠着头倒着一个一个的数,都已经数到五十多名还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不会吧……难不成自己写得太差落榜了?”尽管早有准备,可心里还是难以接受。
他不死心的继续找一遍,终于在第七十二名找到自己的名字,“我中了,大哥淮弟我中了!”
“多少名?”
“七十二!”
陈青岩仔细一瞧,果然是第七十二名,“考的真不错!”
刘昌邑喜不自胜,若是按照这个名次只要殿试发挥正常基本上二甲稳了!
要知道二甲和三甲差别也大着呢,正常情况下二甲是直接可以外放做官,而三甲同进士只有补缺的机会。
“我得赶紧回去修书一封告诉娘子和爹娘!”
“走,回去写信!”三人满脸笑容的坐上马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