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2 / 2)
“你师父他现在还在冀州吗?身体可还好?”
“师父身体还算硬朗,不过会试结束就离开冀州去了鄯州。”
“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他肯定闲不住,可惜他不愿入京,凭他的才学,太学院当有他一席之位。”刘耀之于粱伯卿也算是旧友,当年粱老去冀州时二人曾一起参加过诗会。
双方都被对方的才华吸引,诗会结束后私下又相聚了几次,之后便各奔东西再也没见过面,这一晃都过去十多年了。
“师父他不愿偏居一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游历大好山河。”
刘耀之感叹,“真羡慕他啊,我也想出去游历,可朝堂上这一摊子事脱不了身。”
陈青岩在心中暗道:师父何尝不羡慕刘大人呢,可惜终其一生他也不会再入朝堂。
聊了半晌刘耀之突然开口提到边关的战事,“西北起了战事,你二人可有耳闻?”
刘昌邑摇摇头,他们走的时候大军还没开拔,所以并不知道这件事。
倒是陈青岩从夫郎口中知晓这个消息,沉吟片刻道:“晚辈略有耳闻,若猜得不错此时西北战事应当已经十分焦灼了。”
第171章
刘昌邑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陈青岩自然不可能说实话,只道:“我表弟与武平侯定了婚约,从他那听到一点风声。”
“怪不得,大伯西北的战事现在如何了?”
刘耀之道:“同青岩说的一样,陛下已经派冀州军前去支援。”
两人闻言皆是屏息凝神,心里升起担忧来,二人通读史书知晓战争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十分大,万一战败是灭种亡国之祸。
“眼下边关战事不是需要你们考虑的,还是先把会试考好再说吧。”
“是。”二人拱手作揖。
待二人离开后,刘耀之拿出密信仔细的查看起来,这封信是刚刚从边关送来的。
信上说西北军与外族交战十多场,输多赢少死伤惨重。
看完信他眉头拧起,脸色多了几分担忧,边关的战事远比想象中更严重。
武朝自开国起一直与羌人有摩擦,起因是西州一带在前朝时曾被羌人占领,到武朝才收复回来,羌人便以夺回城池之名频繁扰乱边关。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没有上百也有八十,但都不痛不痒对朝廷没什么影响,至多影响边关附近的百姓。
去年皇上准备重开茶盐古道,派军前去清扫羌人余孽和陇西沿途的匪患,这一举动激怒了羌人以及不少土匪强盗,十月份这些人纠集到一起狼狈为奸掀起了这场战争。
若光是他们自然翻不起大浪,十一月份时突厥竟与他们结盟也派兵进犯。
突厥共有十一个部落,这些部落这些年逐渐被一个叫颉利的可汗统一,势力强大。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战一触即发。
短短两个月西北已经被对方连占下三座城池,加急的军报一封封的送进京都府,文武百官皆是心惊担颤,生怕战败蛮人入关。
今早有朝臣议割城以求和竟诸多附和者,圣上震怒,掷奏折于地叱之:“鼠辈贪生畏死之徒!”
然北方蛮人势头正盛,兵肥马壮,只怕这场战争很艰难。
刘耀之思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