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4(1 / 2)

加入书签

给小晴儿换上试了试,袖子有一点长,改一改就好了。

不多时林秋抱着二宝,牵着小麦过来了,元宝闻讯自己也跑了过来。

晴儿还是第一次跟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刚开始有些拘谨,慢慢熟悉了就放开了,带着两个弟弟在屋里跑来跑去累的一脑袋汗。

陈容看着儿子道:“这孩子除了不会说话,哪都跟正常孩子一样,她对你这么亲近,你可得好好对人家。”

林穗抬头看了眼欢闹的孩子,露出一个幸福的笑容,“我省得。”

*

菜铺子重新开张,这次有武平侯撑腰再也没人敢拦他们家的马车。

今年的生意照比去年更好做,除了老客户还来了不少新客户,大概因为陈青岩中举有了身份的缘故,大伙都格外客气。那几个喜欢占小便宜的客人如今也是规规矩矩,从不敢多拿菜。

王瑛发现不光客人变得客气了,就连邻居也都变了态度。

去年刚开业的时候,旁边的几间铺子掌柜对他总是爱答不理,说话也是鼻孔朝人一副看不起人的模样。

自打今年铺子重开,这帮人都改变了态度,说话都带上敬语了,世人大多如此,捧高踩低。

不过王瑛都没放在心上,赚钱才是王道,一天十多贯入账,短短一个月就盈利三百五十多贯钱,这样的生意能做到明年二月份!

攒够了钱都拿去银庄换成银子存在试验田里,留作明年青岩去上京考试的费用。

眨眼到了年根底下,又开始准备起给各地的年货。

今年手里宽裕,给准备的东西多一些,田阳县那边准备了各色的布五匹,绸缎两匹,干果、海货准备了两筐,野猪肉五十斤、鹿肉三十斤,还有王瑛自己酿的葡萄酒一坛。

鄯州那边也同样准备了这些东西,王瑛还特地腌制了酱肉和咸蒜,都是粱老爱吃的,就是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鄯州。

天气寒冷,这一路送过去都不会坏。

腊月二十,田阳县的年货也送过来了,同年货送来的还有一封信,是大舅李申写的。信上主要是感谢这段时间对两位表哥的照顾,可惜禀辰没能考中。

他年纪已经大了,只怕是不能继续参加科举,大舅找关系给他安排了一个主簿的官职。

信上还写着,“岁在甲辰,适逢家父六六华诞,乃盛设宾筵,广延亲族。伯叔手足毕至,兰堂盈座。独幼妹远羁未至,每念及此,怅然难释。临风北望,惟愿妹善摄珍重,盼早日重逢。”

李氏看完信免不了又哭了一场,王瑛安抚道:“明年等青岩会试结束,咱们会老家一趟,把亲戚们都走一走。”

“能回去吗?”

“能,这光宗耀祖的事总得回去显摆显摆,让大伙都知道啊!”

李氏破涕为笑,“好!”

腊月二十三,伴随着一场大雪,鄯州的年礼也送了过来。

随年礼过来的还有两封信,一封是粱老写的,另一封是青淮写的。

粱老的信主要就是说自己知道陈青岩乡试考了第三名,很给他争气。勉励青松一定要追上大哥的步伐,三年后也要一举高中。

信中还询问了元宝,明年生辰没法给他过了,特地找朋友画了幅画,上面画的是小儿戏猫图,自己在旁边提了一首词:“玉雪初逢岁序新,兰芽乍展小庭春。屠苏酒,点朱唇,祖孙同醉画堂深。从今惟愿无灾晦,长作书香门第珍。”

王瑛把画给元宝看了看,小家伙爱不释手非要挂在卧房自己的床边上。

青淮的信写的就比较长了,前面介绍了鄯州的风土人情,自打父亲被贬鄯州他还是第一次去,父子俩已经三年多没见过面。

见面时陈靖拉着儿子道:“你走时才到我鼻子这般高,如今已经比爹爹还高了。”

妹妹的咳疾已经好了,陈光从莱州拿来的方子很管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