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7(2 / 2)

加入书签

两人赶紧回去换衣服,李氏和方菱高兴的都掉了眼泪,王瑛激动过后赶紧拿了两贯钱过来递给小吏做赏钱,这种事没有让人空着手回去的。

“多谢郎君。”小吏得了赏钱笑的见牙不见眼,好听得话说了一箩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陈家要改换门庭了。

因为中了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哪怕是补一个七品县令也是寻常老百姓这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准备庆祝,唯有刘昌邑高兴过后神情有些落寞,明明是一起参加的乡试,他们都考中了唯有自己落榜,心里肯定失望。

陈青芸见状过去拉着他的袖子安慰,“没中也不打紧,等下次跟松弟再考一次。”

“嗯。”

陈青岩和陈青淮换好衣服跟着小吏们去了府衙,其他人围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期间李氏道:“也不知我那侄儿考没考中,刚才也没好意思问。”

王瑛道:“那待会儿咱们再去瞧瞧,就当出去遛弯了。”

“行!”大伙一致赞成,都想看看红榜上青岩和青淮的名字。

吃完饭一大家子人分坐了三辆马车朝衙门走去,张贴榜单的地方还围着不少人。

这会儿人还少了呢,早上刚贴出榜的时候人山人海,除了参加乡试的秀才还有他们的亲属、围观的路人以及维持秩序的衙役。

这会儿该看的都看完了,考中的回去庆祝,没考中的也回去重整旗鼓,准备下一次乡试。

马车停稳,曹坤个头高率先挤过去瞧了瞧,“看见了,大表哥名字排在第三!”

不多时刘昌邑和陈青松也挤进来,二人仔细看着榜单。

偌大的一张红布上密密麻麻的写了两百名举人,第一名是苏州的刘骏山、第二名是扬州的黄远舟,第三名就是冀州的陈青岩。

刘昌邑小声道:“这个黄远舟我听说过他,是个很有名气的文人,没想到他今年也下场了。”

继续往下看,陈青松突然指着第十名道:“莱州的蔡景齐我认得,是青淮哥的同窗好友,没想到他也考中了!”

再往下看二十一名是陈青淮,总体而言名次十分靠前。

陈青松开始找表哥李禀辰的名字,结果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看到末尾却突然啊了一声。

“怎么了?”

“昌邑哥,你也中了!”

“哪呢,哪呢?!”

“最后一名……”

刘昌邑定睛一看,第二百名果然是冀州府刘昌邑,一时间惊讶和喜悦涌入心头,激动得他热泪盈眶。

娘和师父总说他踏不下心去学习,明明他已经尽了全力,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站在外围的陈青芸见他面色癫狂的从人群里挤出来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我中,我中了,青芸我中了!”

“真的啊?”

刘昌邑拿袖子抹了把脸,“真的,吊车尾排在最后一名。”

即便是最后一名也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考不到的高度了,要知道每年参加乡试的人数都不一样,今年全国一共两万一千人参加乡试,明年还不知多少人呢,能考中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李氏道:“快回去把这个喜讯告诉亲家吧,他们肯定还不知道呢。”

二人坐上马车匆匆离开。

其他人继续站在外围等着看榜,随着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大家伙终于能上前。

李氏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侄儿的名字,失望的叹了口气,“禀辰已经考了四次,只怕过了今年就不会再考了。”

李家祖上出过三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