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1 / 2)
他看得太重,武平侯若是有意自然会主动来求娶,若无意咱们也不必上赶着。”
说话间已经到了寅时末,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陈青松一路小跑过来道:“接亲的轿子已经到了胡同口,大哥二哥快跟我去堵门!”
陈青岩和陈青淮摩拳擦掌的跟了上去,昨天二人准备了半日,就是为了今天给妹夫来个下马威,想娶他妹妹没点真才实学可进不了门。
不多时门外传吵嚷声,大家伙都涌出去看热闹,陈青芸也想去看,急的在屋里直跺脚。
大门口刘昌邑穿着一身大红袍从马上下来,见到陈家兄弟拱手作揖,“拜见兄长、淮弟、松弟。”
陈青松摆手道:“打住,今个可别套近乎,必须对出我们出的对子才能进去迎娶我阿姊。”
刘昌邑讨饶:“你们都是翰林之才,求别出太难的。”
陈青松嘿嘿笑了一声,“我先出了,这上联是:一纸红笺书海誓。”
刘昌邑略微斟酌便对了出来,“三更明月证山盟。”
“好!”旁边看热闹的人纷纷抚掌叫好,其实有的人都没听明白,反正跟着叫好就对了。
陈青淮是第二个出的,“你且听好了,云路迢迢,仙郎久立烈阳里。”
“妆台寂寂,玉女何妨宝镜开?”
仙郎配玉女,对得倒算工整,陈青淮点点头让开身。
刘昌邑知道青淮放水了,连连对他躬身作揖,最后到陈青岩这。
“我妹子嫁给你,以后好好对她。”
“放心,胆敢有一丝不好,大哥您大耳光扇我,绝不敢说半个不字。”
“红叶题诗,天赐良缘今夕会。”陈青岩说完眼眶泛起泪光。
“蓝田种玉,地成佳偶此时圆。”
大门打开,刘昌邑一路带风的来到偏院,屋里陈青芸已经等候多时,二人拜别高堂,由陈青岩背着妹妹上了花轿。
元宝跟在后面看热闹,疑惑道:“阿父,姑姑要干嘛去?”
王瑛道:“姑姑要嫁人了。”
陈青松这会儿才回过味来,看着即将起轿离开的姐姐满眼不舍,眼泪控制不住的就掉了下来。
“吉时已到,起轿!”随着一声号子响起,迎亲的队伍掉头离开,几十个汉子抬着嫁妆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元宝哇的一声哭出来,“姑姑要去哪,怎么不带上元宝啊?”
王瑛被儿子弄的眼眶发酸,回想起自己刚来陈家的时候,青芸才十二岁,整天跟在自己身后的小丫头一眨眼就嫁人了。
李氏就更不必说了,女儿上了轿子她就躲到一旁擦眼泪去了。
她本就是个柔弱的妇人,中年丧夫与三个儿女相依为命,如今看着儿女成了家,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贤郎,你要是在天有灵保佑咱们芸儿,以后和和美美举案齐眉……”
轿子上青芸也在掉眼泪,又怕把妆容弄乱,只得用帕子小心的擦掉。不一会儿就被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扰的没了泪意,好奇的透过轿子窗缝往外张望。
刘家接亲的阵势大,即便是府城这样的亲事也不是常见的,不少人都围在街边看热闹。前头的喜婆子还往外洒糖块,都是用纸包的糖球,一群孩子跟在后面争抢。
有不知道路人小声询问,“这是哪家的姑娘出嫁啊,这么大阵仗。”
“听说是刚搬到咱们巷子的那户陈家姑娘。”
“他家这么有钱啊?”平日看着不显山不露水,一出手就是十六抬,看着下人抬东西的力气就知道都是满抬。
府城也有些人家嫁姑娘的时候为了好看,拿空箱子充数,其实打眼一瞧就能看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