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1 / 2)
这样的机会难能可贵,刘昌邑赶紧从书袋里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和诗词递给粱老。
不多时陈青芸端着一壶茶进来,目光忍不住偷瞄坐在旁边专心听讲的刘家公子,不知不觉看得入神竟忘了放下。
还是梁伯卿发现端倪,轻咳一声,陈青芸脸颊飞起一抹红,连忙放下茶壶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第129章
少女怀春总是诗,少男也一样。
自打见过陈青芸一面后,刘昌邑就像丢了魂似的,时不时就想起她。
一颦一笑印在脑海里,还有那一抹浅绿色的裙摆,朝思暮想,上课的时候托着下巴自己都能傻笑出声。
夫子见状私底下便去找了卢仲奇,让他跟弟子聊一聊,还有三个多月就到秋闱了,这么下去可不行。
卢老得知后叫来徒弟询问原因。
“昌邑啊,你的夫子今日来找我了,他说你最近与学业上并不专心,让我询问你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刘昌邑一愣连忙摇头否认,“没,没事。”
“今年就是大考年了,你准备了这么久,可不能在这关键的时刻出了岔子啊。”
“是……”
从藏书阁出来,刘昌邑一个人坐在外头的石阶上发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总是不自觉的想起陈青芸,这让情窦初开的少年既欣喜又惶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思来想去,刘昌邑决定休沐时回家告诉娘亲,让爹娘帮忙打听一下,那姑娘是否订过亲。
另一边刘家夫妇早跟儿子想到一起去了,刘大人接连打听了好几日也没打听出来。实在是陈家人刚搬到府城不久,又很少出来走动。
最后想起陈青岩的师父跟卢老交好,兴许能从他这问出来。
可巧刘大人登门拜访这日,梁老正在卢家做客,刘盛之与梁伯卿曾有一面之缘,他大哥刘耀之当年跟梁老斗过诗,也算是故交。
几人见面攀谈起来,卢仲奇听完道:“你还真问对人了,伯卿如今就住在陈家呢与陈家人十分熟。”
粱伯卿想起那日青芸偷看刘昌邑,没想到两人倒是有几分缘分,忍不住笑道:“青芸还没订下婚事。”
“哎呦,这可真是太好了,这下回家有交代了。”
两个老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盛之回去将这件事告诉夫人后,两人便开始着手准备礼物,等儿子休沐日带他一起登门拜访。
另一边粱老回去后把这件事也告诉了王瑛和李氏,“看刘家的意思,似乎有意与你家结亲。”
李氏看了眼身边的儿婿,“瑛儿,这该如何是好……”
这些年她都已经习惯了大事让王瑛拿主意,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询问儿婿。
王瑛道:“我与刘夫人有过几面之缘,那是个和善热情的妇人,但不晓得刘家怎么样,他家中可还有其他子嗣?”
粱伯卿道:“他家还有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嫁到京都了。”
“老师觉得刘昌邑这人如何?”
“性格有些木讷,但读书上十分聪慧,能与青岩他们结交成挚友,想来品性不会太差。”
王瑛心里已经有了数,虽说刘家比他们家的家世好,上面还有当官的叔父,但他们家也不差,自家叔父一样是四品官员。
再加上青岩、青淮和青松逐渐成长起来,他想信陈家很快就能还换门庭。
如此看来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好姻缘可遇不可求,若是两人都愿意就找个时间商量商量,早点把婚事订下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