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2 / 2)
*
时间一晃来到十一月末,今年不知为何似乎比往年都要暖和。眼下已经到了冬至,竟还没有下雪的意思,更有甚者田里的麦子都有了发芽的征兆。
这可不是好事,因为冬小麦的生长周期比较特殊,要经过越冬期第二年春天返青才能顺利生长。
麦苗长得太高就没办法顺利越冬,等气温降下来冻伤或冻死,来年必定减产!
有经验的年长者已经开始发愁,王瑛也很重视这个问题,连忙叫了村里人开了个会,教他们如何控制小麦生长。
按照前世的经验,控制冬小麦涨势有镇压、化学调控、中耕培土、控制肥水、划锄、浇冻水等办法。
化学调控姑且放在一边,眼下镇压和培土是主要法子。
镇压便是利用人工将麦株进行一定程度的损伤,抑制麦苗上方的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以预防春季倒寒,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镇压也有条件,需的遵守晴天压雨天不压、干地压湿地不压、中午压早晚不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麦苗的成活率。
王瑛让村民们用石滚子在麦田里压苗,将冒出绿茬的麦子都压倒。
对于涨势太好的麦苗,镇压已经不管用,需得用锄头铲断部分根系,控制养分吸收。
村民忙碌起来,王瑛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京都和冀州的地理位置差不多,若是冀州遭遇倒春寒那京都也同样会遇上。
自己送去的麦种产量肯定会变低……
第63章
这件事粱伯卿比王瑛还着急,种子是他送到京都的,万一涨势不如信中所说的那般好,岂不是平白耽误了两个孩子。
他把王瑛叫到身边,询问了具体预防倒春寒的各项事宜,又连夜写了两封信,一封送到上京,另一封则送到儿子所在的长亭县。
作为一地的县官,粮税和丁税都是大事,希望王瑛这法子能让长亭县的百姓免于受灾,让儿子仕途顺遂一些。
这段时间王瑛天天去田里查看,再有几天就到腊月了。
老话将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每年中最冷的时节,今年河水竟都没上冻,只在河边有一点薄冰,暖和的实在太不正常了。
王瑛几乎可以断定肯定要遭遇倒春寒,连忙让村里人开始往田地里灌水。
灌水的原理是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大,灌溉后可以增加土壤的热能储蓄,提高土壤温度,减轻低温对小麦的危害。①
百姓不懂这些科学原理,只知道少东家让灌水那必然有要灌水的原因,听他的准没错!
挨着河边的开始往地里灌水,离着河远的打水浇地,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全村三百多亩地全部浇灌完毕。
其他村子也有人学他们这样浇水的,结果被同村人嘲笑。
“这大冬天的往地里浇水,地里的麦苗岂不是全冻成冰疙瘩了?明年麦子能返青才怪呢,谁想出这损招,可够缺德的。”
被嘲讽的人心里也忐忑,但陈家庄秋天丰收是实打实的,自家的粟米得病也是他们少东家帮忙治好的,所以不管如何赌一把。
他没想到,自己这一赌竟然赌对了!村上大多数人家的麦子都被冻死冻伤,只有灌水的那几户人家免遭灾害。
这些都是后话,且说眼下还有一旬便要过年了,粱朔早早便派人来接他父亲去长亭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