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2 / 2)

加入书签

姑嫂俩一阵唏嘘,坐在一旁的粱伯卿早就熬不住了,这俩人絮絮叨叨不知什么时候能完事,干脆眼皮一翻直接装晕过去。

“哎?!粱先生这是怎么了?快去叫郎中来!”

半晌郎中过来,帮他诊治一翻,说是劳累过度,身体虚弱,需要好好修养。

李氏一听赶紧让灶房炖了鸡汤,不敢再来打扰。

等人走后,粱伯卿睁开一只眼道:“人都走了吗?”

“师父,你怎么又装病?”

“我嫌她们嘟囔起来没完没了,你那个堂哥呢?”

“刚才听伯母说堂哥去庄子上了,明日才能回来。”

粱伯卿坐起来道:“要不是为了见见这小子,我才懒得跑这么远的路,你爹把他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也不知是骡子是马,明日我得好好瞧瞧。”

陈青淮正色道:“大堂哥很厉害的,他十四岁就考中了童生,要不是因为被人陷害,现在早就是秀才身了。”

粱伯卿不屑道:“考个秀才算什么本事,就算是举人不进二甲也是废物。”

陈青淮欲言又止,还好他爹是二甲三十七名,不算废物哈……

*

另一边陈青岩和王瑛正在给新房铺院子,前几日刚把院墙修好,今天再把院子铺完,基本上就算竣工了。

因为别院离着山近,为了安全起见,王瑛让人将后山圈出一大片地方,伐了树订成篱笆,这样走兽就不会误闯进来。

屋里的家具也打完了,主卧没打床而是盘的火炕,这种火炕就是后世农村常见的炕,外面留了灶眼上面有烟囱,填上一把柴火,就能热小半天。

盘炕的时候还引来不少村里百姓过来看热闹,毕竟他们还没见过能烧热的床呢!

待盘好火炕后晾干铺上席子,烧完柴火这炕能热乎一宿。

不少家里有老人的都打算回去试试,老人年纪大身子骨弱,都喜暖不喜凉,有了这炕冬天睡起来能舒坦不少。

陈青岩想要的六角凉亭也建上了,里面摆了石桌石凳,闲暇的时候二人便可以坐在这里赏花观景。

忙活了半日,院子铺的差不多了,晌午刚吃完饭二顺便送来消息,青淮堂弟和他的师父到了。

二人又赶紧把卧室安排妥当,让陈伯将提前准备的被褥拿出来晾晒。这些都是提前新买的,虽然不知二人会不会来庄子上长住,但都得准备好,免得到时失了礼。

特别是四叔信上说,他那挚友脾气不太好,这么老远过来别把人得罪了。

翌日清早,二人便乘车回到了镇上。

进了院子并未见到陈青淮和他那个师父,陈青岩疑惑道:“不是说堂弟他们昨日就来了吗,怎么不见人影?”

李氏道:“一大早,那位粱先生便拉着青淮出去了,说是要看看镇上的风土人情。”

明明昨日还一副虚弱得模样,没想到睡一宿觉就精龙活虎了,真是奇怪的人。

其实粱伯卿是馋了,这一路风餐露宿吃不到好东西,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到了陈家因为昨晚装病,今天的饭食也多清淡为主,实在吃不下去,便拉着陈青淮出来打点野食。

“呸,这馄饨怎么还牙碜?”粱伯卿吐出嘴里的沙子,好悬把牙齿嗝掉。

卖馄饨的娘子笑呵呵道:“许是和面的时候有石子,客官莫气我再给你舀两个。”

得,伸手不打笑脸人,不过这馄饨他也吃不下去了,转头推给陈青淮,“帮我吃了,我再去买点糖饼。”

“是……”陈青淮习以为常的端起师父的碗,三口两口吃完赶紧结了账,跟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