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1 / 2)

加入书签

下头的地还浇不浇了?!”

“呸,这河水又没写了你家的名字,谁让你家地在下面,接不到水活该!”

“你他娘的放屁!”

眼看着两人又要打起来,王瑛赶紧呵斥道:“不许再打了!河里的水都是大家共用的,你家要用旁人也得用,都指望地里的庄稼过活,没得你家自己用完就不让别人家用的!”

“东家说的对!这个不要脸的刁妇蛮不讲理……”

“你也住口,有话好好讲,怎么能张口闭口骂人。”

男人被训得收了声,王瑛见二人都不服气,估摸自己走了还得打架,干脆叫他们同自己一去了试验田。

到这边大伙都惊讶的放慢脚步,只见这片地跟旁边的地完全不一样,绿油油的麦苗郁郁葱葱比旁边高出半掌,毫没受干旱的影响。

有老农已经急切的进麦田里查看,见田里的泥土也是干巴巴的,不像浇灌过的模样。

“东家,这块麦地咋长得这么好?”

“是啊,叶子都没黄,长得也忒好了!”

“这片麦地种的耐旱的品种,等春收过后把种子分下去,明年庄子都换这个品种。”

大伙一听,顿时喜笑颜开。

王瑛拿出本子,用炭笔记录麦子的生长周期,看来自己培育的长丰3号在古代适应能力还不错。

不过植株照比试验田里矮小了不少,可能是因为没有施肥的缘故。

正好天气暖和了,王瑛打算教他们堆湿肥,六月种粟的时候就能用上。

“东家,您那房盖得怎么样了?”

“地基已经打完了,今天就能砌墙了。”

地基是一个房子的根基,民间有句俗语叫,“地基打的好,房子住不倒。”光地基就挖了六尺深,经过层层打夯,只要不是遇上地动住上百年都没问题。

姓刘的老伯道:“夯完地基盖房就快了,十天半月就能把墙面垒好,等上了大梁这房就算盖完了。”

王瑛听的愈发向往,一想到这是自己以后的家,就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儿。

“你们可不许再打架了,水大家匀着用,谁也别抢,若是再因为这事打架,我可要涨租了。”

俩人脸色一僵,连忙赔笑道:“不敢,不敢了!”

这招比劝架管用,王瑛抿着嘴将笑意压下去,脚步匆匆的去了新房那边。

来的时候,正好看见陈青岩带着几个村里的孩子在旁边认字。跟孩子们相处心情明显放松很多,讲话也不磕磕巴巴了,颇有之前开私塾的模样。

王瑛没上前打扰他,等晚上回去的时候将开私塾的事问了问。

“你还想在村子里开私塾吗?”

陈青岩毫不犹豫的点头,他还挺喜欢给孩子开蒙的,看着他们从懵懂无知,逐渐识字懂礼,其中的成就感不足以用言语表达。

“那就等房子装修好去招生。”

“好!”

王瑛想起上次回镇上四叔寄来的信,总觉得这件事该跟陈青岩说一声。

“上次我回去时娘说四叔寄来信,他明年任期满,可能会调回京都。”

“这是好事啊。”

“信上还说……回京都后看看能不能走动关系,把你科举那件事平反了……”

陈青岩怔住,半晌说不出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