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 2)
“只有这两种?”
陈喜道:“麦子可以秋后播种,来年春天就能收获,黍的产量比稷高一点,所以大家都愿意种黍。”还有个原因是因为黍做成饭软糯,老人小孩都能吃,稷只能熬粥。
说完上田他主动提起下田,“下田多种菽,这良田和下田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地种久了就没了地力产量会降低,就会归类到下田里,养上一年两年,等养得差不多了就又成了良田。”
王瑛了然的点点头,老百姓千百年来摸出来的自然规律,远比书本上要扎实的多。
“今年春麦照比往年收成略差一些,因为冬季少雪春天又旱,不过咱们庄子的上田多,比其他几个庄子收成好一些。”
王瑛欲言又止,他的长丰3号正适合这样的气候,可惜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麦子还没晒干,过些日子镇上收粮的商人来了,卖完粮我就将钱给东家送过去。”
刚收的麦子不能直接食用,需要经过脱粒、晾晒后才能装袋储存。古代没有先进的机械,老百姓多用连枷(木制的农具)将麦子敲打下来。
聊了一会儿锅里的饭菜熟了,农家人不会做什么像样的菜,鸡肉加上白菜和萝卜炖一起,就是一道硬菜。
杨氏挑着肉盛了满满一大碗端上桌,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灰面也拿了出来,揉成面团贴成饼子,最后还用猪油炒了三个鸡子,这一桌菜简直比他们年夜饭还丰盛。
“少郎君,二小姐请上桌。”
“怎么不见其他人?这么多东西叫大家过来一起吃吧。”
“锅里还有饭菜,婆娘孩子们在外头吃就行。”
除了田妈妈只有庄头和三个儿子坐在下首陪着他们。见二人动了筷子,陈喜才敢夹菜,只挑里面的萝卜和白菜吃,沾了油腥味道比平时不知好吃了多少。
陈青芸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她还在膈应那个馊了陶碗,以至于看着什么东西都没胃口。
王瑛倒不挑食,这种大锅炖出来的菜最香了,以前外婆就这么给他炖鸡吃,连味道都差不多。
吃着吃着,外头突然传来孩子的啼哭声,以及妇人压着声的咒骂,“饿死鬼托生的?等客人走了再吃不行?”
作者有话说:
----------------------
第11章
“奶,我想吃肉,我想吃肉!”小孩尖锐的哭声传进屋里。
陈喜面色不虞的瞪了眼大儿子,让他出去管管自家的崽子。
陈大顺连忙起身跑了出去,不一会就听见啪啪的拍打声,以及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
王瑛放下筷子呵斥道:“别打孩子,他这么小懂什么?这么多鸡肉我和青芸也吃不完,给他们夹几块吃。”
陈大顺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陈喜也心疼两个孙孙,挥了挥手道:“让你媳妇拿碗夹两块鸡肉回屋里吃去,别在这丢人现眼。”
“哎。”陈大顺的娘子闻言高兴的跑去拿碗夹菜。
看见碗里的肉,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到底顾忌着公爹,没敢挑好的地方夹,只夹了个鸡头、鸡爪和几块鸡脖子。
陈家虽然是庄头,但日子也只是比村里人好一点,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肉,大人孩子肚子里都缺油水。
王瑛道:“把两个鸡腿也夹去,给孩子们吃。”
“谢谢东家,谢谢东家!”小妇人高兴的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