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1 / 2)

加入书签

感兴趣她不知道,但业内这帮人都明白这一词条,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京圈资本的龙头,恒京文化出事,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们的副董事长,那个姓张的,你见过的……在你第一次见到陈觅的晚宴上。”

彼时,舒明还是个连西装都穿不惯的小孩儿,进了包间也只能学着说一点应酬的话,饶是如此,依然被冷多许多。

“大概是私下里有利益没谈拢,这位张副董事长实名举报了恒京文化财务造假。”

怎么又是财务造假。

舒明的眉头一瞬间就皱起来了。

这一秒钟,仿佛是戏中的剧情,仿佛极其荒诞地映射到了戏外的现实里——舒明现在也记得,为了这段剧情,他专门有学习过这部分内容。

但他目前更关心的,还是恒京文化到底伪造了多少。

毕竟《远渡》一剧共1.3个亿的投资,光恒京文化就独占五千多万!

关献仪对此也感到无奈,因为恒京文化与英和是有密切合作的,她手上的确是有些恒京文化相关的内部消息:“目前我们知道的消息是,恒京文化虚增利润近2个亿……”

她实在没忍住,也跟着皱起眉头。

这件事不仅对《远渡》是一个重大打击,对英和而言也是一个实打实的危机。

舒明倒是不清楚恒京和英和之间的合作,但他明白一个道理——造假如此严重,恒京文化内部的烂账……还好吗?

他禁不住皱眉更深了。

恒京还有实力兑付这支给《远渡》的五千万么?

按照陈觅的规划,《远渡》还需要去非洲拍摄,所有的精心制作,可全部都是要钱来填的!

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凭空变出来的,这都是要实打实烧钱进去的。

资金链一天跟不上,剧组就极有可能突然停摆,那么各人的去向呢,之前付出的努力呢?全部都付诸东流了什么?

四个人纷纷沉默下来。

一时间,休息室内都是寂静的。

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了。

都说谈艺术不谈钱,可哪有真不谈钱的道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也关系这部剧的口碑,更关系所有人的名誉。

最后,还是关献仪先开口的:“小舒,你要稳住。不知道陈觅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什么态度,但作为男一号,你一定要稳住,剧组上上下下一定会分析、观察你的脸色,探听你的态度。”

“好,你放心。”舒明轻轻点头,“具体的情况你那边也打听着,我也看情况,尽力探听一些消息回来。”

但谁都知道,这具体的资金情况,并不是舒明一个演员能够询问的。

好像到哪里都没有一片坦途。

本以为拿了国际的大奖,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了,结果到头来,竟然还是有这么身不由己的时刻。

好似一叶小舟,并无抵抗狂风暴雨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

事到如今,只能等导演那边的态度了。

**

实在不能不为这样大的事情而担忧!

恐怕不光是舒明这边为这个消息沉寂到不行。

剧组各方都嗅到风声,着实是人心惶惶了一段时间,大家连说笑的声音都小了。

早上妆造时,舒明偶尔能听到化妆师在窃窃私语:“那个恒京文化是不是咱们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