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那士卒吓成一团捂头:“错了错了,开个玩笑,都别生气别生气……将军也别生气,我不敢说了。”

哄闹过后,一行人再度出发,依然是缓缓前行,每天慢慢挪个二三十里。郑佑应是听了些命令,才让队伍走这样慢,提到此事,还总跟我言语遮掩,说慢点好,能看风景。

不过我想,他一路有心思与我闲聊调笑、帮我展望去南郡后的生活,应是并不明白这样做的缘由。

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一个多月。

去南郡路上多崎山,在后半段路至三国交界附近时,就行于山间谷地,路旁灌木密林丛生。有两名士卒水土不服,便走得更慢。

这日午时,我们路过一处溪水竹亭边,正好休息。

有一人眼尖,发现溪水中有鱼跃水而出,便将干粮一扔,说今天中午煮鱼吃。分工一通后,两人去抓鱼,两人生火做饭,其他人就负责在亭边看守我。这是他们的主要职责。

而我被他们一通分工后,负责在竹亭里休息,等鱼汤喝。

郑佑在这里喊,哪里鱼多,那边抓鱼的两个士卒连忙踩着水过去,又屡屡扑空,再被亭上看戏的几人大声嘲笑。

我也负手立着,望这通热闹,竟也有些入迷。

还有十多日,就到南郡的第一处城池。

原本,我是没奢求能走到那的。然这些人与我一次次闲谈、起哄,慢慢地,居然真让我起了两分细看荆地风光的念头。去看看人,看看景,去不一样的地方,做些不同的事。

天下不止在王公贵族指指点点的朝堂之内。天下真的很大。

不知何时,耳边的笑闹忽然停息,水中抓鱼的两人也止住动作,不再说话,低头慌忙往岸上来。

身后有许多人沉缓的脚步接近。

我回过头。

是小全,以及他背后跟的几个随侍。

小全看样子是升了位,衣衫绣纹比以前精细许多。可他望着我却是一脸凄然,眼睛红着,两手攥紧衣袖,久久不能开口。

他手中并没有王旨,但我看他身后,一名随侍正捧着一条长匣。

这长匣是个什么形状、里面装的何物,都不需要猜,一眼就看出来了。

小全跟我相对很久,依然没有办法言语。我盯着他身后那条长匣:“若有王诏,还请讲罢。”

他低下眸,声音沙哑:“靖平君,王上……没有留下旨意,他只是命我将此物送到您手上。大概意思应该是,您看到后,便知该怎么做。”

长匣打开,是一把花纹繁复的精铜剑。

大殷王剑。

我从匣中双手缓缓拿出这剑,手指不由得从剑柄上寸寸抚过,最后摸到剑柄,将其抽出三寸。剑身铿锵有光,锋利无比。

我说:“王上曾言,他真正想杀我的时候,就会让人把王剑,送到我的手中。”

那次我们吵得最为厉害,他跟我置气,我欲以死明志。但我并未收到王剑,我只收到了一杯尚能治好的毒酒。这杯酒,让我们有机会继续恩怨相对,又空耗了许多时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