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 / 2)

加入书签

哔哔哔——

开车走神的唐宜青险些追尾,猛地刹车才避免了一场事故。前方的司机摇下车窗大肆咆哮,理亏的唐宜青没有回嘴。

那天的结束就像此时此刻及时刹住的车轮,虽然没有出事,但地面摩擦出的痕迹停留在他心里久久无法散去。

他走出那间放映室的时候浑身都是冷汗,不明白为什么厄运始终向他降临。以后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隐约听见他们提到了赵朝东。是因为有了赵家才不敢贸贸然对他下手吗?但仅仅只是没有实质性伤害的羞辱也足以叫他肉颤心惊。

在找到更强大更稳定的靠山之前,他不能跟赵朝东和郑方泉之流闹翻,否则……

唐宜青将下唇咬出一点深深的牙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路道重新恢复畅通,他打转方向盘,逃出生天一般踩下了油门。

作者有话说: w?a?n?g?址?f?a?B?u?Y?e?ǐ???u?????n?????????⑤?????o??

唐宜青作一点点坏一点点也没关系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ǐ????ù???ě?n???????2?⑤?????o???则?为?山?寨?站?点

ps:按现在的流行话来说17是顶美再顶一个程度

第11章

圣蒂美院图书馆的藏书浩如烟海,一待能待一整天。

唐宜青坐在僻静的角落,打开借阅的艺术作品集。落地窗外,从碎日斑驳到月上枝头,无声的时间悄然地从指缝流走。翻开一页。

身份、记忆与死亡贯穿在法国观念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创作基调中,他的作品总有一种哀悼的气息,容易联想到悲伤和孤独,然而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力量又深深令人着迷动容。

用艺术将逝去的人“重生”,模糊生与死的边界是他的拿手好戏。

“我始终认为,不论是被穿过的衣服、一张逝者的照片,或一具尸体都是一样的。它们是我们指向缺席主体的物品。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但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他留下的痕迹。”

唐宜青前两年有幸在艺术馆看过他的作品,本是一次无心的打卡,却深受震撼。整个展馆犹如一个墓群,充斥着悲痛与压抑,甚至阴森。

近十吨如山的旧衣物、上百张黑白照片、金属管搭建的大型滚动装置。声音、影像、心跳,从一个死亡的生命走向另一个死亡的生命,每走一步就捡到一份新的遗物。

在这样沉郁灰暗的环境里,唐宜青胸腔里的空气像被抽了个真空,每一次吐息都沉重而缓慢。

他望着一张张模糊的黑白婴儿脸蛋。一个又一个地发问,你们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又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去?

唐宜青呢?你要沉痛而风光地活着吗?这样的意义是什么?死后会不会有人纪念你?

他从来没有想过死,他还有大好年华等着他去挥霍。

因为过于专注地凝视,他眼前出现了一条又一条扭曲的摩尔纹。头顶上的灯光倏然一暗,他如梦初醒一般地看向漆黑的窗外,居然要闭馆了。

唐宜青阖上作品集,起身放回书架。

他离开了图书馆,却依旧不想回公寓,在阴凉的校道慢悠悠地踱步,心里很闷很空。时间来到十点,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