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4(2 / 2)

加入书签

却见少年银枪翻舞,枪影如风,招招凌厉,一连斩杀数十西凉军。

呼炽从未与他交过手,未料到不过十一二岁的毛头小将,竟有这般身手。

他方才已受了些伤,能杀定重山完全是靠持久围攻耗死了对方,眼下见定孤尘如此功夫,便打消了亲自迎战的念头,借着将士的掩护,躲回了大军队伍。

耳边除了呼啸的风,定孤尘听不见任何声响,斩杀呼炽,为父报仇,是唯一的念头。然寡众相差悬殊,他带来的一队人马,又如何挡得了西凉伏军?

嘶鸣混杂着凌厉的破空声,烈焰灼灼,浓烟滚滚,终淹没遍野横尸。

早已伤痕累累的小将拖起父亲的尸首翻身上马,朝山谷深处踏蹄而去,即便前方是悬崖绝壁,但宁可杀,不可辱!

面对身后穷追不舍的豺狼,连人带马,一跃而下。

……

至此,祁连山一役,大凉战败,主将殁,三万重山军,尽数覆灭。

第164章 背叛

残阳照不透的崖底,阴寒潮湿,冷风过境时,卷起薄薄雾霭,虫鸟皆寂。

一袭青衣墨纱的身影惚恍而现,袅如云烟,他微微仰首,看向那坠落而下的两人一马,迤逦的面容无波无澜,冰透的月灰瞳闪过一抹弧光。

直待那坠物距地面约莫三丈高时,洛情才缓缓抬手,拂袖一挥,恰好生发在岩壁间的松枝瞬间抽青,转眼便从幼苗长成了盛年之木,茂密的枝叶将下坠的人马接了个正着。

战马嘶鸣,树上的人,一死一活。

洛情瞥了眼闹腾的四脚兽,手指稍一捻动,马儿瞬间消失。

他漫不经心地拭了拭嘴角,想也知道,那马去了何处……

洛情再度仰首,盯着昏迷的少年瞧了半晌,忽而有些不爽利,五指那么一收,那松枝便不安分地抖动起来,似是嫌弃一般,将承接的两人抖了下去。

扑通——扑通——

父子俩终是落了地。

洛情煽动着面前的浮尘,上前几步,垂眸打量着双目紧闭的少年,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唇角一抿,不爽利又添了几分。

行了,活着就行……

一阵似有若无的气息掠过,洛情凝眉侧目,眸

底一片冷然,身影微动,转瞬消失不见。

……

……

萧子舒回到雁云城才知事有蹊跷,待他再度折返至祁连山时,方见残甲断盔,尸骸叠山,黄沙灰石被浆血浸染,又遇硝烟摧磨,苍红漫野,腥气冲天。

他遍山寻迹,在崖底找到定孤臣时,他身负重伤,唯有一息尚存,而定重山的血躯躺在一旁,冰冷残碎。

萧子舒悔恨交加,几近崩溃。

他想,这一切都是他的错,倘若他没有中计、没有擅自调离,他们便不会孤立无援,就算战事不利,至少不会丧命于此。

彼时他未曾料到,世间事本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

待到定孤尘醒来,已是两日后。

他先是回想起父亲已是青肝碧血,以身许国。而后知晓自己的右腿伤势过重,恐难再行。他似乎并没有那般难以接受。毕竟纵身跃崖时,他是抱着必死之心,如今舍一肢换一命,那便是苍天予他手刃仇敌的机会。

然而在听完沈阔接下来的话,他险些震惊得失了神智,堪比午夜梦回,一场雷鸣。

沈阔言,祁连山之役的内贼已被捉拿,军师萧云州通敌叛国,证据确凿,三日后,于城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