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1 / 2)

加入书签

”说着双手合十,朝着面前空空如也的方向施礼以示敬意。

狐狸从蒲团上起身,抬爪跳进未了怀中,仰面询道:“老和尚那处,你是如何想的?”

终是逃避不得,未了吐气轻叹:“此事,我会同师父再议。”

……

自从上次水陆法会之后,师徒二人已许久不曾像这般促膝长谈。

未了注视着安定如菩提古树般的元慧,不禁有些恍惚。

元慧出关后,变得愈加寡言,若不是未了日常请安时还能得他回应一二,简直与寺中的铜像没什么区别。

与其说闭关为缘由,不如说元慧是以此为借口避开与他人交流,这个‘他人’,在未了看来,大概独指自己。

不止如此,元慧近来频繁出入藏经阁,有时甚至会待上昼夜,不知究竟在寻些什么。

未了挥散开稍显凌乱的思绪,缓缓开口:“正如方才所述,那些受困的童子,不止生前受尽折磨,死后亦不得安生,目前的情况已容不得奉先寺再置身事外,弟子知晓,此事过后,安稳日子恐怕不多了,但与其相比,我等的安稳,又算什么呢?”

元慧喏动着嘴角,沉声诵念着佛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但并不昏聩,众生却不知一切善恶之果终须自食。”

未了:“南楚的佛寺,早该好生清整一番了。”

元慧细细端量着面前的未了,少年人已初长成,曾经的稚嫩温软褪去,渐渐露出明锐沉稳,不变的仍是那份澄澈。

元慧:“圣子做决断即可,老衲无意见。”

未了抬头直视师父:“便是奉先寺不复存在亦无碍?”

元慧意味深长:“奉先寺何去何从,皆是命数使然,聚散兴衰的是人,而非一座寺院,奉先寺、玉峰寺,在此地抑或是他处,又有何干?若心念不动,佛法便不散。佛度众生,但众生需得有缘才行。圣子既遵从本心行事,便无需顾及这些。”

老和尚捻着手中的佛串,柔润的白檀珠轻轻撞击,发出悦耳的叮咚声,与他开口时的枯沉截然不同。

未了却有些恍惚,明明之前元慧为了护住奉先寺的安宁才同圣上楚权协商交易,可现在又变得这般不在意。

此心安住,天下皆是圣地佛土。

若仅仅是这个道理,师父不会今时今日才悟得,很明显,他老人家在隐瞒什么。

未了:“师父,您所虑究竟为何?即便是管窥之见,徒儿也想替您分忧。”

元慧慈颜尽展,宽慰道:“了儿莫做多想…你当知晓,占卜之事,终究是凡人妄图窥探天机,然天机又岂是那般易得?卜筮再精准,不过是吉凶悔吝的预判罢了,可最终行事的是人,又如何胜得过天意?…你且安心做你想做的便好…”

他顿了话音,目光穿过窗牖,望向窗外青玉石似的晴空,初夏的暖阳洒在庭院内的郁郁葱葱上,一团杂绒忽闪而过,他眼底

溢出笑意,“待玉峰寺一事了却,你不妨出去游历一番,同那狐儿去灵界走走也未尝不可。”

未了见元慧再一次回避了他的询问,不觉地抿紧双唇,心中不安愈加强烈。

……

第56章 得救

暮色昏沉,太阳即将收起它最后的一缕尾光隐没,一个瘦小的身影仓惶穿梭在荆棘丛中,即使衣衫被刮得褴褛不堪,刺破了皮肤,痛得他抽气咬牙,他也不敢另寻平缓顺滑的道路,宁愿在此攀爬,为了能尽量逃过追捕的人。

徐小公子从玉峰寺逃出来后,一路从罗城到建业,东躲西藏、昼夜不眠,他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追捕自己的人,但只要停下,便觉得身后有人随时会扑上来将自己捉回那魔窟。

就像此刻,他亦感觉不远处,有人在逼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