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5(1 / 2)

加入书签

神色平静,尤其是十三,对这被剥了皮的同族不见丝毫怜惜共情,更别说是他原本期待看到的恐惧愤怒之色了。

楚豫:瞧瞧,果真是个畜生,连对同族都没有仁义可言,这小圣子是怎会相信她留下真的是为了报恩呢?说不准也是为了那佛骨舍利。

未了缓缓开口,沉声道:“阿弥陀佛,因果业障,自有天定。”

“呵,天定?”楚豫嗤笑,“本王偏偏就要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管他因果,也不必担忧业障,反正都是老天定好的,任它去评判,如何?”

未了:“王爷若认为那般行事循天理、顺天道,自然无不可。”

“哦?本王倒是好奇,这保佛党和灭佛党,在圣子看来,哪一方是顺了天道?哪一方又是逆了天理呢?”楚豫的这句阴阳怪气,相当于将不满摊开,似乎并未想过粉饰自己的立场。

未了:“皆是私欲矣。”

“哈哈哈——”楚豫发出一阵大笑,只是眼底却不见真正笑意。

“私欲私欲,说得好啊!既说到这个,有件事还需圣子替本王解惑,”他手中把玩着腰间的禁步玉珏,一脸求解惑的表情看向未了,“奉先寺明明还在主理着僧录司,却已经压制不住某些寺院了,本王瞧着,如同虚设,而国师和圣子这个时候只顾领着寺众避世修行,对一众善信不闻不问,此举是否也该称之为私欲呢?”

未了抬眼直视过去:“王爷有话不妨直说。”

见对方没有矢口否认,楚豫眼中闪过讥笑,装模作样地开口:“如此,本王也不绕弯子了。方才那一问,并非本王有意为难,实在是近来发生些令人恼火之事…”他话锋一转,试问道,“不知圣子可听闻玉峰寺大举扩招之事?”

未了微微颔首:“略有耳闻。”

前些年元慧通过僧录司颁布过按规模限制寺院名下附属庄园和商铺数量的限令,楚膺禄当时摸不准新帝的心思,便没有强硬抵制,规矩也就这么立下了。

但设了限令并不代表就没办法见缝插针,近两年,楚膺禄愈发没了忌惮,在南楚各地收编小寺院,挂上【玉峰寺某某分寺】的旗号,以此扩大基础规模,紧接着又号称为了‘维系’僧徒的生活保障,开始兴建庄园,纳新买奴。

“……就连本王这封地内的好些个寺院,如今都已归到了玉峰寺的名下,前些日子,我方才得知,临近宛城的瑶县,居然整个县都变成了人家的附属庄园,本王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丢个县,委实离谱了些。”

他这话并不夸张,此事说起来,导火索还是酲王那次挑起的灭佛之举,淮地的大小寺院一度陷入紧张自危中。

坐落在瑶县的安瑶寺,原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伽蓝,小到不具拥有附属庄园的资格,平日里主要靠着县衙拨下来的专款维系着。然而酲王接手淮地之后,县尹见风头不对,便下令停了这笔款项,以至安瑶寺只能靠周边村民的供养来勉强支撑。

直到玉峰寺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这座县城小庙终于等到了时机,在楚膺禄派人寻上门时,它毫不犹豫地抱住了大腿,成为了玉峰的分院,更名为玉瑶寺。

成为分院后,地位自然不同以往,有资格圈地建立庄园了。禄康王见这瑶县本就不大,索性挥手揽袖,将整个县城并着为数不多的两三个村落都划到了待建的玉瑶庄名下,这举动,任谁看都知道是明着挑衅酲王。

瑶县的县尹则进退两难,既要听命于酲王,又得罪不起风头正盛的玉峰寺,因此对于这寺院抢地之事,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不作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