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 / 2)

加入书签

,但死了总不能再委屈了。

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到玉器铺选了上好的材料,请师傅做灵坛。

师傅手艺好出活快,三日不出,这瓷坛便做好了,李大柱捧着它,脚下一刻不停地往家赶。

可就在上了香,替亡妻更换灵坛的时候,这倾倒出来的骨灰,却颜色不一,甚至夹杂着未烧化的鸟兽残骸。

李大柱顿感头皮发麻,原本的彻骨悲伤,此时却是恶寒遍身。

他只是憨厚老实,但并非愚蠢痴傻。

发现这坛中骨灰有问题时,他便警觉地回忆这整件事,从始至终都透露着解释不清的诡异。

于是乎,他开始默不作声地查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

“还别说,真是让他蹲到了。”

……

起先是他觉着清泉对他的态度很不正常,似乎有意躲着他。其实关于清泉和尚的传言他或多或少也听过,就说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那些买了户籍混进庄子的人,即便不会大肆讨论什么,但私底下也没少抱怨。

再就是替清泉办事的那些个小沙弥,心性都算不得稳定,平日里嚣张跋扈的,也没少吐露隐晦之事,尤其那些风月秘事。

有这些认知在先,让李大柱不得不提溜着心弦,暗里悄悄关注着清泉的动向。

他不眠不休,冒险蹲守跟踪,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这处偏僻的宅院。

原因有二,一是这里距离行蕴庄的后山很近,有小路可通行;二是这处院落只有一间正房,两个粗使婆子在打理,而正房还上着锁,明显是关着什么人。

清泉每次会带着贴身伺候的小沙弥来这里,粗使婆子便将正房开了锁恭敬地请他进去。

也不知为何,许是拜过天地敬过鬼神的夫妻本就有着莫名的感应,李大柱几乎肯定自己的娘子就被关在这处院落里。

当天许娇娘听到院落里传来的争吵,确是李大柱前去营救所闹出的动静。

他特意避开清泉,本想着凭自己的身量制服两个年岁不小的婆子,强行将人救走应当不成问题。奈何天公不作美,清泉是不在,可恰巧赶上闲居阁几个伙计来送镜台香几,见他与两个婆子纠缠,只当他是个市井无赖,这下可就双拳难敌四手了。

毕竟他的确没有任何实锤。

说自己的娘子被奉先寺的禅师掳走关了起来?这故事讲出去茶馆里的听客都不会信。

清泉和尚得知后,不仅没有心虚害怕,反倒顺势给李大柱安了个强盗罪名,让衙门施了杖刑、除了户籍后,便将其赶出了行蕴庄。

这行事狠戾的做派,使得众人莫有敢替其求情。

……

“要说李大柱也是有些谋划的,被赶出来后,并没有选择跟清泉硬碰硬,而是带着伤躲在庄子附近,直到我们这次去巡庄,他才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当街跪下陈冤诉苦,也算给清泉来了个措手不及。”

清虚回想起当时的场面,不由感叹,那瞬间他深觉自己胜似微服巡访的青天大老爷。

待他与休武等人

听了李大柱的陈述后,第一时间便将清泉收押问话,然后匆忙赶去营救许娇娘。

只是,那私宅早已经人去屋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