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1 / 2)

加入书签

返回村庄,准备用最严厉的方式惩处他,仿佛这样就能抹平所有的错误。

而后的故事,村里流传的版本就模糊了。有人说,愤怒的村民将道士也送上了山,作为对山君最后的“赔罪”;也有人说,他们在那棵老槐树下结果了他。

但所有人都确信,那对被献祭的男女,必定早已成了山君的腹中餐。

许多年过去后,山下的瘟疫早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失,村子恢复了生机,那场荒唐的祭祀成了余下的老人口中不愿多提的禁忌。只有偶尔有胆大的猎人深入山林,会带回一些似真似幻的传说。说那深山里有山君夫妇,非虎非神,却护着一方水土,他们偶尔能看见一对男女的身影,与山雾一同出现,又一同隐去。

……故事讲完了,岸边一片寂静。

云水娘娘坐在岩石上,尾巴在河中摇摆,听得入了神,半晌才轻声问:“传说里的男女,是被献祭的两个吗?”

“大概吧。”我握着手中的树枝在湿润的泥土里写字,“若山君并不存在,他们活下来也是应当的。”

她若有所思,而后转过身,低头用树枝在地上划拉。我凑过去看,看见她反复写着的,不再是单独的“树”、“河”、“草”。

而是并排的两个名字。

“阿莲”和“阿灿”。

她抬起头,眼中那跳跃的光更亮了,仿佛映出了整个山林的夜色。

“我喜欢这个故事。”她说,“也喜欢他们的名字。”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期待,望向我说:

“你想到要给我取什么名字了吗?”

我看着她泥地上那并排的名字,心中忽如电光石火,豁然开朗。

“莲灿。”我轻声念出这两个字,它们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她微微一怔,眼睛眨了眨,像是在舌尖细细品味这两个音的韵味。

“莲……灿?”

“嗯。”我指向她刚刚写下的那两个名字,“取自他们的名,但不止于此。”

我用树枝在湿润的泥土上工整地写下“莲灿”二字。

我记得在山河社稷图里,祭祀是在六月初六。

W?a?n?g?址?f?a?布?页?i??????????n?②????????????ò??

“莲,生于淤泥,绽于清波,不染尘埃。无论根扎在多么混沌的泥沼里,总能向着光亮处生长,开出最洁净的花。”我努力搜刮着脑子里的存货。

“而灿,为光,为明,为炽盛之貌。是日光穿透层林,是星子骤亮于夜幕,是自身便能发出的光芒,温暖、明亮。”我的目光落在她那双总是盛着期待与微光的眼睛上,“你合该如此。”

泥土上的两个字并肩而立,仿佛早已注定。

“莲灿。”我又念了一遍,“于最热烈的时节,将生命绽放至最饱满。心向苍穹,身披光芒,根植过往而无惧过往。自在,坦荡,且明亮。”

她沉默了,久久凝视着那两个字,尾巴在水中轻轻摆动,搅碎了一河摇曳的树影。忽然,一滴水珠落在了“莲”字上,润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莲灿。”

“这名字真好。”她重重点头,异常坚定,“从今日起,我就是莲灿了。”

她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如同触碰最珍贵的宝物,一遍又一遍地临摹泥土上的名字。每写一遍,脸上的光彩便更盛一分。

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一个连着根脉、闪着光的名字。

小莲花回来的时候,莲灿已经将自己的名字写地顺畅无比了。

得知我给云水娘娘取名“莲灿”后,小莲花那清俊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极细微的诧异,表情变得有些古怪,欲言又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